云霞育儿网

科技一线|这家AI企业诠释成都的“张弛有度”

每年的“618”电商年中大促前后,是成都晓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晓多科技”)全年最忙碌的时段。

这些年,晓多科技在成都的发展速度惊人——从3人创业团队扩张至如今400余人,产品从早期简单的一问一答式客服机器人,升级至具备高精度意图识别、多轮对话、数据分析等强大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客服产品。

说起成都,晓多科技中国区总裁谭亚军说,在这里,她找到了事业与生活的完美平衡点,与晓多科技一起,在产业变革浪潮与市井生活中一路向上,焕发出蓬勃的活力。

起于成都:凭借技术实力敲开市场大门

2014年,晓多科技创始人江岭回到成都开启创业征程。“公司刚创立时只有3个人,但凭借自身技术实力,敲开了市场的门。”谭亚军说。

2014年至2019年,电商行业飞速发展,晓多科技借此势头迎来了快速成长,“当时市场对智能客服的认知度低,但我们凭借对客服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坚信AI能够替代繁琐、枯燥的客服工作,降低企业成本,毅然投身其中。”谭亚军说。

在“618”“双11”等电商大促的关键节点,晓多科技的产品凭借出色性能,为企业应对大幅增长的客服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电商迅速崛起的那几年,我们在技术领域不断迭代创新,让更多客户了解并使用产品,实现了公司相关业务的高速增长。”

多部门“护航”:公司心无旁骛拼技术拓市场

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晓多科技的智能客服产品完成了升级。“刚升级的‘晓多毕昇’智能客服引擎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服务效率提升40%。”谭亚军说,升级后的智能客服产品能进行多轮对话,还具备图片识别、数据分析等能力。

技术落地的道路并非坦途。当2024年大模型备案启动时,新技术备案的流程、规则让很多企业感到迷茫。这时,成都相关部门迅速伸出援手。谭亚军回忆,“经信部门联合市委网信办组织多场培训,把政策要求讲得很透彻,遇到具体流程卡点,相关部门协调各方资源,帮助我们打通关键环节。”在精准的政策支持下,晓多科技于去年5月成为智能客服领域首家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备案的企业。

闯过备案关,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做预训练时,算力成本很高。”幸好,市经信局牵头与超算中心等沟通协调后,为其争取到了算力券,降低了大模型训练成本。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体现在“解难”,更在于“赋能”。2024年7月31日,晓多科技收到了经信部门发放的100万元研发奖励。

谭亚军对成都相关部门提供的“保障”深有感触。“他们总能先一步看到我们需要什么,并且反应迅速。这种被理解、被支持的感觉,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拼技术、拓市场。”

张弛有度:创业者在蓉有事业有生活

“在成都的创业者有啥特质?我认为,‘快’和‘慢’在这儿不矛盾。”在谭亚军眼里,这是成都吸引大量人才前来创业就业的流量密码。

成都的吸引力,在于产业机遇,更在于其独有的城市气质。谭亚军将其概括为“隐性狼性”——“成都人表面悠然自得,实则内心坚韧、拼搏。这份韧性,在创业过程中尤为重要。”在工作日,她是个典型的“工作狂”,而到了周末,她又会陪孩子骑车、或约朋友去茶馆……”

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与谭亚军的人生轨迹不谋而合。曾在法国工作的她,最终回到成都,随后与晓多科技成功牵手:“离家近了,事业有舞台,更重要的是拥有真正的生活。”谭亚军表示,未来晓多科技将继续深耕电商领域,持续优化产品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