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时评:热浪灼轨,草原铁道线上的清凉守护

近期,热浪席卷全国大部,高温炙烤大地,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公司干部职工坚守一线,将“清凉”融入服务细节,用“智慧”精准护航旅途,以“真情”传递草原温度,在38℃的铁轨上书写滚烫的民生答卷。

精细服务,防暑举措更贴心。呼和浩特东站、包头站等重点车站,在进站口、天桥等高温区域增设大型遮阳棚与强力风扇,为旅客撑起一片“移动绿荫”。候车厅内,温馨服务台为旅客备了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针对暑期草原旅游热,呼和浩特局优化“一日游”列车开行方案,推行“公铁联运”无缝接驳,减少旅客高温露天等候时间。管内各站设置“急客通道”和“爱心服务区”,确保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快速进站、凉爽候车。

智慧赋能,科技调控保舒适。呼和浩特局运用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时感知站台、车厢温湿度。车站调度中心依据客流密度与气象预警,动态调整空调功率与通风模式,确保候车环境清凉舒适。如遇极端高温,启动应急预案,增派人员引导旅客分区候车。通过“草原铁路”公众号等载体,及时发布“高温时段避峰出行建议”“车站清凉候车指南”等信息。丰镇站试点“智能服务机器人”,除常规引导外,增加高温健康提示及应急求助一键响应,让旅客“指尖”获取清凉攻略。

真情传递,志愿服务暖人心。呼和站、集宁站“党员突击队”24小时值守“应急热线”,帮助重点旅客100多人次。二连浩特口岸站工作人员化身“跨国翻译”,为高温下通关的蒙古国旅客提供语言帮助与防暑关怀。集团公司团委组织志愿者,在管内各站开展“送清凉”服务。包头客运段乘务组,创新“蒙汉双语”服务,为草原牧区旅客讲解防暑知识,途中发现不适旅客,立即启动“红十字药箱”应急救护,赢得旅客赞誉。

暑运鏖战正酣,高温考验依旧。呼和浩特铁路局干部职工以汗水诠释责任,用行动兑现承诺。那一处处精心设置的“清凉驿站”,一次次精准高效的科技调度,一句句温暖人心的蒙汉问候,充分展现了铁路服务人民的深厚情怀。铁轨在烈日下延伸,守护的温度在草原上流淌——这,便是铁路人用担当写就的最美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