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夏至,高明荷城在西江河畔举行“龙腾西江承古韵非遗焕彩启新程”龙舟巡游暨非遗活动,这是荷城时隔40年再次举办西江龙舟巡游。恢复建制40多年来,高明人以敢想敢干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胆识,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强区的蝶变。如今,高明人以奋楫争先的精神,全力当好时代浪潮的先行军。
当天,250多名扒丁挥桨奋进,7艘锦鲤文化主题龙舟在西江上劈波斩浪。73岁的老扒丁利正辉也来到现场,见证40年后的西江龙舟巡游。“看到大伙团结在一起,就感到一股力量在发芽、在滋长。”利正辉说。这股力量,正是高明人拼搏进取、奋勇争先的精神写照。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高明以龙舟竞渡的拼搏姿态,全面深化改革抢抓“三大机遇”,为“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高明力量。
奋楫争先深度参与环两江先行区建设
21日上午10时许,随着锣鼓声起,2025年高明区龙舟巡游暨非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7条锦鲤主题龙舟依次离开苏村码头,在西江上竞逐巡游。
与40年前不同,今年龙舟巡游中,7支龙舟队化身“开运鲤”“青云鲤”等7条吉祥锦鲤,巡游西江、穿越龙门,象征着苏村锦鲤文化街区在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引领下,迎来“鱼跃龙门”的发展新机遇。
江面龙舟竞渡,岸上人声鼎沸。游客钟志强表示,观赏游龙,场面盛大、气势恢宏。扒丁们奋力划桨、勇往直前,让他深受震撼。
荷城地处西江之畔,以水兴城、以文塑城。早在40年前,西江高明段就曾现龙舟竞渡的盛景。在一张拍摄1984年高明首届龙舟赛的照片中,100多个赤膊青年笑得灿烂,背后正是如今新建的蘇村锦鲤文化街区。
作为环两江先行区协同区,荷城正以龙舟竞渡的拼搏姿态,加速冲刺千亿镇街。它将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转化为发展动能,创造出半年建成蘇村锦鲤文化街区的“高明速度”,为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提供了“荷城样本”。
立足生态本底和文化积淀,荷城深挖“蘇”字文化内涵,将传统渔耕文明与现代IP运营结合,建成全国首个锦鲤主题文化街区,推动蘇村成为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培育村,走出“以文化提升为引领、以产业运营为主线、以环境改造为载体”的乡村再造新模式。
高明区荷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黎卓升表示,当前,荷城正在抢抓“百千万工程”、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发展机遇,以龙舟为媒,弘扬“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彰显荷城“以水兴城、以文促产”的发展决心。未来将继续深挖西江黄金水道价值,推动水岸经济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让一江碧水成为惠民富民的发展之源。
拼搏进取驱动高明高质量发展
龙舟竞渡,千帆竞发,竞的是一种不服输、拼搏奋进的精神;竞的是一种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
龙舟精神在高明传承千百年,与团结协作、奋楫争先的城市精气神相得益彰,共同推动高明的高质量发展。
正如利正辉所言,“四十年前我们为荣誉而划,今天为高明的未来而划。”这种代际传承的使命感,恰是“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的坚实基础。
如今高明正面临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百千万工程”、佛山“西进计划”三大机遇。一场集发展量变、城市蝶变、区位质变的势能正加速酝酿。高明正好处在乘势而上、发展恰逢其时的机遇期。
近年来,高明提出把工业园区环境品质综合整治提升作为推动自身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高明落实落细“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高端化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新制造生态系统。
其中荷城作为高明中心城区、产业重镇,以破圈突围、排除万难的决心加速冲刺千亿镇街,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去年工业总产值2800多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70多亿元,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环境提升等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今年,荷城将聚焦镇域经济跃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园区环境品质提升、城市空间美学打造、“百千万工程”示范区重点项目等持续发力,为高明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本、为佛山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佛山”作出荷城贡献、提供荷城示范。
唐人写赛龙,有“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蜺晕”的诗句。高明肩负“绝好地方”“最大增量”的期望,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中,更需弘扬龙舟精神,坚定信心、加快步伐、乘势而上,抢抓叠加机遇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