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海淀法院打造“海商加法”服务品牌,护航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海淀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战略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打造“海商加法”服务品牌,紧扣助企服务、司法效率、风险防控三大维度,完善涉企司法保障立体化格局,以司法之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法治“增量”。

一是“助企服务做加法”,精准回应企业需求,打造惠企司法“新生态”

优化涉企诉讼服务,开设“中小微企业法律咨询”“先行调解咨询”等特色窗口,推广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优化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等在线服务,电子送达5.1万件次,同比增长10.9%,企业参诉便利性持续提升。完善多元解纷体系,依托“海法号”金融源头解纷直通车机制,走访行业调解组织,发放“示范判决+案例通报+司法建议”司法服务包,促推金融纠纷源头化解,释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凝聚协同助企合力,认真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联合区工商联定期开展“精准护企”会商座谈,联合高科技园区开展“司法护航中关村”系列巡回审判,依托“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等深入园区商区走访回访,依托40家“普法驿站”及时解答企业用工管理等法律问题,上半年为企业定制普法10次,出版涉工伤、劳动争议纠纷等普法书籍,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司法效率做加法”,贯通立审执工作流程,跑出涉企司法“加速度”

立案阶段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促推涉企案件快速移转;打通保全、鉴定、送达等程序堵点,组建“鉴定管理人”“财产保全专员”团队集约办理程序事项,鉴定周期压缩至30日内,商事小额速裁案件办理用时进一步压缩。审判阶段持续深化“双驱动”商事审判模式,以前端速裁团队“简案快审”、后端专业化庭室“繁案精审”,实现前端增速、后端清积,前五个月审结商事案件数量同比上升36.8%;其中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结案量同比增长20%。执行阶段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灵活采用“活封”“合理宽限期”等举措,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企业正常经营的不利影响,如对位于某游乐园的退役飞机采取“活封”措施,形成“生钱可还”良性循环。加大与中关村科学城联动力度,深化失信企业治理;为主动履行义务的企业开具“自动履行证明”,助力信用修复。督促生效文书自动履行,加速兑现胜诉企业权益,前五个月执行到位总金额20.9亿元、发还案款25.1亿元。

三是“风险防控做加法”,紧盯企业发展风险,筑牢护企司法“防护网”

促推企业廉洁体系建设,依法惩治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一案入选最高法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联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白皮书》及《互联网企业廉洁发展倡议书》,结合近五年办案情况“靶向”指导企业规范内部腐败治理,相关工作获区委领导批示肯定。维护企业用工秩序,面对劳动争议大幅上涨态势,重新整合劳动争议专业化审判庭室,深化繁简分流,前五个月审结劳动争议案件同比增长43.7%;深化与区人社局、总工会等单位“六方联动”机制,加强“裁审衔接”,推动实现75%的劳动争议在仲裁阶段实质化解。助力涉企风险防控,坚持行业风险与企业风险一体防控,上半年发布涉企知识产权等审判白皮书2份、典型案例26个,及时发送司法建议,助力堵漏洞、补短板;聚焦案件反映的共性问题,制发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推动行业风险系统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