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表示,这不仅是一场跨越地域的艺术巡礼,更是一次对新中国美术教育转型之路的历史回访。武汉,恰是这段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陈勇劲介绍,1953年,新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里程碑——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在武汉诞生。这所肩负新中国美术教育使命的学府,是广州美术学院的前身,也是湖北美术学院的根系之一。1958年,中南美专南迁广州并更名广州美术学院,其中国画学科在岭南沃土中茁壮成长;而扎根武汉的师资力量,则成为湖北美术学科建设的基石。这段渊源铸就了两院共有的学术基因,更让武汉成为岭南画派教学革新理念的首个实践现场: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先生,将“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教学理念注入中国画改造的洪流之中。他们深入荆楚大地,以笔墨回应时代,创作出了如《武汉防汛图卷》、《一辈子第一回》、《山村跃进图》等反映建设生产与时代新貌的画作,这些诞生于武汉的美术史经典,不仅成为艺术家们的成名之作,也成为岭南画派国画教学的历史典范,成为区域美术力量参与国家文艺建设的生动缩影。
2010年《江山如此多娇——关山月画展》在武汉美术馆展出,引起广泛而热烈的反响。2016年《第四届当代岭南中国画双年展》在湖北美术馆展出,呈现不同阶段岭南中国画的传承与变迁。再到今天《从画派到学院:岭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武汉站的巡展,几次大型展览以历史为线索,勾勒岭南画派如何一步步走向学院,并深深影响全国的中国画教学及创作。
此次巡展更以《黎雄才画谱》手稿、《湛江新港》影像等同时展出,让历史文献与当代体验深度共鸣,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岭南中国画如何从师徒相授模式走向现代学院式发展。该展览将持续到7月27日。
《我们的队》林墉
《春满侨乡》缪爱莉
《紫藤》王霞宙
记者:章嘉骅通讯员: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