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郑渝高铁激活库区发展新势能

当郑渝高铁的动车组以350公里的时速掠过长江三峡的险峻峡谷,当巫山脆李和奉节脐橙搭乘高铁冷链车厢走向全国市场,这条贯通豫鄂渝三地的交通大动脉,正用三年的稳健运营,为三峡库区的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截至目前,郑渝高铁累计客流量突破3500万人次,重庆至巫山段月均发送旅客从开通首年的77万人次跃升至107.94万人次,在崇山峻岭间铺展出现代化交通赋能区域发展的鲜活图景。

时空重构,串起万家团圆的幸福纽带。“早上在郑州喝胡辣汤,中午就能在万州吃烤鱼。”这是郑渝高铁带给游子尤杰的生活巨变。这条铁路将郑州到万州的行程从以往的8小时压缩至3小时,让三峡库区与中原腹地的时空距离彻底改写。在巫山站,商户张伟的账本记录着更直观的变化:过去往返重庆需要披星戴月奔波六七个小时,如今“早上吃包面、中午逛解放碑”的通勤模式成为常态,库区群众“进省城如赶公交”的梦想照进现实。数据显示,重庆至三峡库区区段日均客流稳定在8000人次,最高单日发送13.37万人次,高铁正用精准的时刻表,编织起千万家庭的团圆网络。涪陵车务段推出的“售服合一”“验检合一”服务,让旅客凭身份证即可快速进站,卫生间的小厨宝与候车室的充电宝,更让旅途充满家的温度。

货畅其流,绘就乡村振兴的致富画卷。在奉节县朱衣镇的脐橙园里,果农周兴军见证着高铁带来的“甜蜜变革”:过去依赖货车运输的脐橙,如今通过高铁冷链专列24小时内就能抵达北上广深,游客更能坐着高铁来园采摘,销量比通车前翻了数倍。郑渝高铁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库区特色农产品的流通之门——奉节脐橙、巫山脆李成为高铁旅客的必购伴手礼,果园变身“农旅融合”的打卡地。今年1至5月,奉节县旅游收入突破76.54亿元,同比增长10.89%,“中华诗城”的山水美景借助高铁客流实现价值转化。更令人欣喜的是,高铁效应带动京津冀等地资本加速涌入,库区新增外来投资企业数量近乎翻倍,智能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等项目在高铁站点周边集聚,创造出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让库区群众实现了“家门口致富”的心愿。

动能汇聚,挺起区域振兴的钢铁脊梁。“公交化、品牌化、多元化”的运营创新,让郑渝高铁的发展势能持续释放。成都局集团将管内动车组从18对增至21对,加密早晚高峰班次,推出30日通勤月票,市域内车次冠以“S”字头精准服务地方经济。在巫山站的货运场,冷链集装箱与高铁快运无缝衔接,让“三峡味道”以最快速度触达全国消费者。这种运输效能的提升,正在重塑库区的经济地理——曾经因大山阻隔而发展受限的云阳、奉节等地,如今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白帝城的千年诗意与高铁的现代速度相映成趣,共同书写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新篇。当郑渝高铁的钢轨在三峡库区延伸,它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成为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的经济走廊。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郑渝高铁通车三载的实践证明,现代化交通网络是激活区域潜力的关键引擎。随着“公交化”运营的深入推进与区域协同的持续深化,这条钢铁动脉必将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奏响更强劲的发展乐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实践提供生动注脚。(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