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丰水地区如何念好“节水经”?上海构建节水新格局,让滴水成“金”

中国网6月19日讯(记者张艳玲)近年来,上海市通过持续完善节水制度政策、发展节水产业和科技、推进非常规水利用、开展管网漏损专项行动等有效举措,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发力、社会协同”的节水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政府主导,完善节水法规标准

“上海是一座丰水地区的超大城市,在制定节水政策时既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用水需求,又要体现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上海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李昌林说。

在国务院正式颁布《节约用水条例》后,上海加快开展《上海市节约用水条例》立法工作。在立法总体思路方面,将节水的内涵和外延拓展到“取供用排”全过程,形成覆盖全过程的地方节水管理体系。

同时,上海还聚焦“节水效益”,以制度激发企业自主积极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2024年8月,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上海市节水减排专项扶持办法》,对“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的节水技术改造、污水资源化利用、雨水等非常规水利用三大类项目按照不同的单价标准进行扶持。

市场发力,推动节水产业发展

上海节水产业企业相对集中,市场活跃,开展了诸多有益尝试。2024年11月,上海市成功举办首届长三角节水产业与技术创新发展峰会,集聚沪、苏、浙、皖四省份32家节水产业龙头企业、高校、水司、设计院及用水单位,加快节水科技创新与应用,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节水产业集群,促进长三角地区节水产业市场的发展与合作。

合同节水管理是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节水工作的重要举措。上海在全国率先推行以建设智慧节水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合同节水+智慧节水”的创新管理模式。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共开展283个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年节水量约324.65万立方米,其中“智慧节水”项目169个,年节水量约194.31万立方米。

创新科技,整治管网漏损

城镇节水降损是国家节水行动的重点之一。如何降低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损耗,及时开展科学堵漏,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是城市节水关键突破口。

为实现这一目标,水利部长三角城镇供水节水及水环境治理重点实验室研发出虚拟分区供水管网主动漏损控制技术,技术应用效果显著,苏州漏损示范区漏损率从27%降到3.61%。

近年来,上海建立健全漏损整治行动岗位责任制,成立上海供水行业管网漏损控制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小组。“十四五”期间,上海累计完成1873公里老旧供水管网改造。2024年,上海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至7.4%。

编审: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