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17:48,上海地铁2号线世纪公园站,83岁退休基建工程师王某与老伴上车后,发现27岁互联网从业者李某坐在爱心专座上休息。王某首次轻拍李某肩膀温和询问:"小伙子,能让个座吗?我老伴腿疼。"因李某佩戴耳机未及时回应,王某提高音量重复诉求:"我83岁了,你年轻人站会儿不行吗?"(现场声压监测显示音量达78分贝)
▍冲突升级关键点
1. 肢体接触:
二、争议焦点简况
▍公众意见分化
• 支持让座派:
约51%网友强调"让座是情分非义务",认为王某肢体行为涉嫌侵犯隐私,且李某加班后状态应被理解。
▍官方回应要点
5月16日,上海地铁客服明确:
1. 爱心专座为倡导性设置,无法律强制让座规定;
2. 鼓励乘客根据实际情况沟通解决,工作人员可协助调解但无执法权;
▍涉事者现状
• 李某所属公司证实其事发前连续加班12小时,实行"大小周"工作制;
经警方介入调解,双方未达成公开致歉。上海地铁已启动"柔性劝导"培训,要求安全员以"您好,请问需要协助吗"替代硬性干预。该事件引发多地地铁反思爱心专座设计,北京、深圳等地拟试点动态标识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智能提示座位使用状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