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影石创新科创板上市,IDG资本、启明创投等股东狂赚数百亿

6月11日,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代码688775.SH,为A股增添了“智能影像第一股”。开盘价为182元/股,相较于发行价47.27元,涨幅高达285%,总市值迅速突破700亿大关,成为科创板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此次上市,影石创新共募集资金19.38亿元,在2025年以来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整体募资额中排名第三,在科创板中则位居榜首。

从财务数据来看,其发展态势强劲,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0.41亿元、36.36亿元和55.74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65.25%;净利润从3.81亿元提升至9.46亿元。2025年一季度,这种高增长的趋势得以延续,营收达13.55亿元,同比增长40.7%。

1359倍回报的创业神话

从股权结构来看,影石创新呈现出创始人高度控股与众多投资机构助力的格局。创始人刘靖康通过北京岚锋、岚沣管理等一系列持股平台,合计可支配公司34.0043%的表决权,间接持有公司29.891%的股权,其配偶潘瑶也间接持有少量股份,家族在公司的话语权稳固。按700亿市值估算,刘靖康家族身价超200亿元。回溯创业初期,刘靖康以人力及技术入股,原始成本近乎为零,经多轮融资后持股成本摊薄至约1.5元/股(假设早期股权激励及增资成本),如此算来,回报倍数约为1359倍(按上市后总股本1.41亿股计算)。

在高管团队方面,总经理刘亮通过岚沣管理等平台间接持股约1.5%,按当前市值计算身价约10.24亿元。董事陈永强,作为技术出身负责研发体系的高管,间接持股约0.8%,身价约5.46亿元。财务负责人黄蔚年薪约200万元,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股0.3%,身价约2.05亿元。

投资机构的造富盛宴:IDG狂赚125.5倍启明迅雷回报超50亿

在投资机构方面,IDG资本无疑是亮眼的存在。早在2014年天使轮,IDG资本就投资100万美元,按当时公司估值500万美元计算,持股比例约20%。2015年A轮又追加800万美元。到上市时,IDG旗下EARNACELIMITED持股11.9616%,约4800万股。按6月12日收盘价对应市值,IDG持股价值约81.6亿元,投资本金合计约0.09亿美元(约0.65亿元人民币),回报倍数约125.5倍,从最初的天使轮投资到如今,回报倍数十分惊人。

启明创投同样在影石创新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2015年入局,通过QM101LIMITED持股8.4390%,若按市值估算,账面回报约为60亿元。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通过香港子公司持股7.8398%,尽管有部分退出情况,但回报仍超50亿元。还有诸如华金同达、华金创盈于2019年共投资约5200万元,现持股对应市值约28亿元;厦门富凯2018年投资3700万元,如今持股市值约23.6亿元等,众多投资机构都在影石创新上市中收获了丰厚的回报,上市后给股权投资机构带来了30-60倍账面收益,远超市场平均水平。

苏宁CYZONE痛失2000倍回报:中途退场的财富遗憾

然而,并非所有投资影石创新的机构都能坚守到上市收获这一硕果。例如苏宁润东和CYZONE(创业邦)就选择在中途出售股份。2015年,CYZONE投资4.89万美金,约32.27万人民币(按2015年汇率1:6.6计算),2019年以1242万人民币卖出,回报倍数约38.5倍。若持有至影石创新上市,按当时披露其2%的持股比例,对应市值至少6.6亿元人民币,相较之下,亏损额高达6.4758亿元人民币,回报倍数更是错失约2000倍。苏宁润东在2016年按7400万美金估值投资350万美金,占股4.73%,投资成本约2275万元人民币(按2016年汇率1:6.5计算),2019年以5834万人民币卖出,回报倍数约2.56倍。若持有至上市,按4.73%持股比例,对应市值约24.5亿元人民币,亏损额达23.9166亿元人民币,回报倍数错失约105倍。

影石创新在上市后虽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如今700亿市值的影石仍在书写故事,当技术野心遇上资本期待,这家全景相机霸主的下一章,或许才是检验“造富”能否真正“守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