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韩璋通讯员张文捷)6月6日,渭南市博物馆“流动博物馆”走进蒲城县尧柏小学,以“移动课堂”将静态文物知识转化为动态文化实践,为乡镇学子开启沉浸式文明探索之旅,这已是该馆今年第八次开展进校园活动。
活动围绕三大主题展开。在“溯文明之源”环节,讲解员从二十万年前的渭南土地切入,讲述古人类生活智慧、仓颉造字故事,以及渭南与蒲城的名人轶事、美食古迹,点燃孩子们对家乡的认知热情。有奖问答后,孩子们亲手选石料、拉麻绳,制作“石斧”,直观感受史前生存的艰辛与智慧。
“解陶石密码”环节聚焦老官台文化。通过高清图片展示与生动讲解,孩子们深入了解这一璀璨文化。在“分组传水挑战赛”中,有的孩子双手捧接,有的巧用树叶卷成“原始管道”,在协作传水间体悟先民取水运水的不易。随后,孩子们揉捏陶泥、盘筑成型,让数千年前的制陶技艺在现代课堂重现生机。
“绘青铜神韵”环节,讲解员将商代青铜面具复制品置于聚光灯下,细致剖析其造型、纹饰与祭祀功能。孩子们触摸文物复制品后,在空白面具模型上大胆创作,或模仿商代兽面纹,或融入现代元素,绘制出独具个性的“个人图腾”。
尧柏小学校长感叹,学生们对这类体验活动兴趣浓厚,“流动博物馆”真正让冰冷的文物和枯燥的历史“活”了起来。市博物馆宣教部部长杨娟表示,该活动是深化“六进”服务、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的重要举措,通过知识讲解与沉浸式实践相结合,打破博物馆围墙,助力孩子们探寻文明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