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龙季”与人们传统印象中“龙”的形象不同,这一组同样叫“龙”的艺术品融入了魔鬼的角、外星人的眼睛、悟空的头箍和狐狸的尾巴,这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顾群业原创的艺术形象,在现代感的形象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
这个别具一格的“龙”也是顾群业艺术创作理念的一个折射,作为中国新媒体艺术的重要开拓者,在顾群业看来,积极拥抱新技术的新媒体艺术,要有自己的生命力,要活起来。
这是一只有生命力的“龙”
从姿态可爱的“太子龙”、到象征海洋污染的异形“龙”,从3D打印“龙”到走上国画的绘画“龙”,从T恤衫上的“龙”到鼠标垫上的“龙”……
顾群业的“龙”有着悟空和狐狸的典型特征,却又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形象和姿态。
“这便是龙的精神内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是多种动物的集合,其造型方法也是中华传统造物、造型体系中的经典手段。”在顾群业看来,他所创作的“龙”形象也是植根于传统的,“这个形象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工作中自己生长出来的,代表着我对周围世界的一种看法、认识,它集合了悟空的勇敢、侠义,也有狐狸的聪明、智慧。”
顾群业从2006年开始创作这个“龙”的形象,十几年的时间里,这只异样的“龙”也逐渐展示出它的生命力,“塗龙季”展览已经举行两届。
为了保证设计的“开放”理念,自2017年起,顾群业将他的“龙”贡献给大众,获得免费授权后,任何人都可以在保证“龙”的基本理念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二次创作,甚至还能进行二次授权和经营获利。如今参与“龙”的创作的艺术家已经有数百位,其“变身”已经数不胜数,这只“龙”也从绘画走向雕塑、动画、游戏等众多领域。
“艺术品也是有独立生命的,希望通过开放的理念,让这只龙‘活’起来,让它能够在人民群众中自行生长。”顾群业说。
顾群业和他创作的“龙”。
新媒体艺术要积极拥抱新技术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顾群业如今被经常称为新媒体艺术家,他的创作从不拘泥于某一种艺术门类,他在新媒体语境下切入当下与时代,直面人的心灵世界,揭示了人性、情感、道德、责任。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在谈到顾群业的艺术创作时曾讲到,“网络游艺、人机对话,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艺术创作的工具和介质,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内涵的艺术作品,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新一代年轻艺术家的文化自觉”。
“新媒体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艺术媒介一直在变化,艺术也一直在发展,所谓新媒体艺术就是艺术借助新技术、新的媒介发展出新的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新的理解。”在顾群业看来,新的技术肯定会带来更多新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艺术家就要去创造、发现和利用这些新的形式。
“艺术史一直是在被媒介所推动的,基于这种认识,所以我才会积极地去拥抱新技术。”顾群业介绍,在如今这个时代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中,新技术也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有时候新技术也是艺术本身。“新媒体艺术本身也是‘活的’,作为艺术创作,形式或者技术本身,它也可以传达观点、表达理念,就看作为艺术创作的我们怎么去看待新技术。”
“就比如‘龙’的改变,基于这个形象,它出现在了各种媒介上,有各种观念的表达,但总体是基于我对这个世界的整体性和体系化的认识来构造一个体系,它的艺术性不仅仅在于形象本身,它所要表达的情感或观点也可以存在于它所在的媒介或材料上。”顾群业介绍。
作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顾群业2013年来到学院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开设新媒体艺术方向,当新媒体艺术专业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也成为最早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之一。
“艺术也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新技术是大势所趋,无人能挡,所以在艺术人才的培养上,我们也同样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顾群业说。
顾群业的“龙”已有许多“变身”。
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家更要有想象力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模型的运用已经给一些艺术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技术或者效率上来说,人工智能甚至能比人做得更好,但对艺术家来说,人工智能也是一种新的艺术媒介,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也会有新的艺术形式。”在人工智能时代,顾群业也在积极尝试将自己的创作融入进去。“在这个时代,艺术家的作用就是要提出问题。”
在艺术设计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在某些方面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但顾群业认为,这不是艺术的终结,而是艺术发展新的契机。
“有些技术性的工作未来可能要交给人工智能来做,但艺术家最重要的还是想象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顾群业看来,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家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提问,要能够发现问题,能够思辨。
“换个角度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创新的能力,只有不断地创新,艺术也才有源源不断的活力。”顾群业说。
(原载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3.8)
顾群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推动中国艺术形态发展的重要学者与艺术家。自1991年起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作,长期致力于数字艺术创作、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是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布道者和叙事设计学的开创者。2012年,他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率先开设“游戏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等专业方向,2022年在全校开设“逻辑学”通识课,2023年推动“AIforDesign”教学改革,将AI融入所有专业课程,积极推动“数字手艺人”培养。
顾群业认为,创造新概念就是创造新世界。他主导构建了叙事设计学的学科体系,提出“虚拟虚拟”“生态具身”“心智模型”等新概念,并将语言学中的“语料库”引入人工智能领域,强调人文学者对AI发展的引领作用,预言数据(包括语料库)交易产业的崛起。
他提出“叙事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等观点,强调艺术教育应从单一技术训练转向文化叙事与符号转译,推动“叙事为体、技术为用”的自主艺术体系建设。在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AIGC伦理等领域,顾群业具有前瞻性贡献,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结构”“智能是语言的结构化”,倡导以中国古典智慧为AI发展提供哲学支撑。
壹点号顾群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