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调研速递|科远智慧接受中泰证券等4家机构调研,透露业务布局与增长要点

6月11日上午9点至10点30分,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其第一会议室接待了中泰证券、国泰基金、东方红资管、民生计算机等4家机构的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赵文庆、证券事务代表吴亚婷参与接待。此次投资者关系活动以特定对象调研的形式展开,主要围绕公司业务架构、产品市场、下游用户场景、业务布局与增长逻辑、工业AI业务、交货周期、竞争优势及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业务架构与产品体系完善

科远智慧业务架构包含自动化和智能化、数字化两大业务BG。数字化业务涵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及工业AI软件等。其产品体系完善,底层为智能测控装置、仪器仪表,中间层为控制相关,上层涉及公共网络安全,并最终与工业软件结合,已打造并升级工业AI智能体。

自主产品中分散控制系统(DCS)近年来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火电DCS系统自主可控替代浪潮。公司基于产品架构形成了覆盖能源、电力、化工、钢铁等多下游行业的产品应用体系,为各行业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及数字化解决方案。

主要产品与市场情况

公司主要产品为DCS和中大型PLC,主要服务能源、电力、化工等流程工业领域。DCS作为业绩高速增长的核心产品,受益于火电DCS系统大规模自主可控替代,去年火电DCS市场国产化渗透率达43%,预计央企、地方国企至2028年前全部实现自主可控。

在PLC产品方面,钢铁行业替代空间巨大,国家将钢铁划分为一类行业推动自主可控,潜在市场空间工信部统计约700亿。此外,公司产品在建材、水务等领域也有布局,全国1600条水泥生产线有80亿国产化空间,水务系统进入更新换代周期。

下游用户场景与业务增长

公司下游用户场景涵盖能源、电力、化工、石化、钢铁、建材、水务和水泥等行业。从业务占比来看,去年能源电力占比超70%,为最主要业务板块;化工占比16%,冶金、建材等其他领域占比较小。

能源电力板块因火电DCS系统全面启动自主可控替代,持续支撑公司增长;化工板块年初启动PLC国产化替代,已获部分订单;建材、水务等行业虽当前业务占比不高,但在国产化浪潮驱动下,展现出增长潜力。

业务布局与增长逻辑

业务布局上,公司聚焦工业自动化(DCS、PLC硬件)、智能化(工业AI软件平台、A²工业智能体)及数字化(工业互联网),覆盖多领域。增长逻辑核心是政策驱动的国产替代浪潮,后续钢铁、水泥、水务等行业国产化接棒替代,工业AI业务解决电厂人力痛点,叠加模块化降本与出海,形成“政策替代+工业AI”的持续增长引擎。

工业AI业务聚焦痛点

公司工业AI业务聚焦解决工业场景刚需痛点,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闭环变现。主打“工业智能体”软件平台,功能覆盖火电厂智能监盘与无人化值守,针对传统流程工业人力短缺、操作风险高等痛点,通过AI算法实时监控设备异常,自动报警并生成处置建议。初期以央国企试点切入,规模化后推动从试点转向标配,将定制化开发固化为标准化软件包降本,后续迭代维持粘性,并从电力行业向钢铁、化工等下游行业复制。

交货周期与竞争优势

能源电力板块交货周期为八到九个月,订单基本跨年确收;钢铁等行业因前期局部替换,周期较短,约四到五个月。公司凭借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服务响应优势,以及30年深耕积累的行业knowhow,在火电DCS、钢铁PLC等细分市场建立差异化竞争壁垒,通过聚焦头部客户需求、开发高毛利工业AI解决方案,形成“政策红利+技术降本+场景深耕”的独特优势。

未来三五年规划

增长逻辑依旧围绕政策驱动的国产替代浪潮,预计2028年火电DCS自主可控完成后,公司将继续发展钢铁、水务、建材等行业,钢铁预计有700亿空间,水泥80亿,水务200亿,共超1000亿市场空间。公司将抓住机遇抢占市场份额,同时持续发展工业AI业务,巩固“政策替代+工业AI”的增长引擎。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