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00年,连生两个女儿的朱环佩再次怀孕,丈夫威胁她生不出儿子自己就去纳妾。就在

1900年,连生两个女儿的朱环佩再次怀孕,丈夫威胁她生不出儿子自己就去纳妾。就在朱环佩担忧时,婆婆却安慰她说:“别哭,我有办法!”

浙江衢州城里有一户姓毛的经商人家,祖上攒下不少家业。

毛家老三毛华东娶了乡绅家的小闺女朱环佩,新媳妇刚过门那会儿也算过了段舒心日子。

朱环佩肚皮争气头胎就生了个大胖小子,毛家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专门请戏班子唱了三天堂会。

可老天爷偏偏爱捉弄人,这孩子长到五岁上得了急病,请遍郎中也没留住性命。

朱环佩眼泪还没擦干,丈夫就催着再要儿子。

那时候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人生不出儿子就跟欠了债似的。

第二年春天朱环佩又怀上了,可生下来是个丫头。

毛华东那张脸拉得老长,摔门出去三天没回家。

转过年来再怀一胎,生下来还是闺女,这回当家的直接放话:"再养不出带把的,我就抬个会生儿子的进门!"

婆婆看儿媳成天抹眼泪,悄悄把她拽到祠堂后头说私房话。

老太太神神秘秘从袖子里掏出个黄纸包,说是托人从普陀山求来的转胎药。

朱环佩捏着鼻子灌了三个月苦汤药,肚子倒是鼓起来了,可心里直打鼓。

临盆那天接生婆前脚走,后脚婆婆就抱着个男婴溜进来,原来早在外头买好了弃婴。

这事儿后来被记在《新京报》对毛彦文的专访里,说毛家当年"狸猫换太子"的旧事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

假儿子养到三岁上出疹子夭折了,朱环佩这些年又接连生了四个闺女。

毛华东说到做到,真从窑子里赎了个会唱曲儿的姨娘。

说来也怪,那小妾头胎就生了个大胖小子,这下朱环佩在婆家彻底抬不起头。

六个闺女里两个夭折一个送人,剩下大丫头毛彦文、三丫头辅文和五丫头同文,这三个姑娘成了朱环佩最后的指望。

要说这毛彦文真不是寻常女子,打小就透着股机灵劲儿。

八岁那年父亲给她定了娃娃亲,对方是布庄老板的儿子。

等长到十五六岁,姑娘不知从哪儿听说未婚夫抽大烟逛窑子,连夜收拾细软要逃婚。

这事闹到县衙里,还是靠着新派县官主持公道才退了婚约。

后来姑娘考进杭州女子师范,那可是民国初年头一批女学生,据浙江档案馆记载,当年整个衢州府考上女校的不过七人。

毛彦文念书当真拼命,白天上课晚上帮人抄书挣学费。

师范毕业又考上北平女高师,跟后来大名鼎鼎的作家冰心还是同窗。

这还不算完,二十五岁那年她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主修教育学的中国女学生在当年可是凤毛麟角。

回国后她在沪上创办女子学堂,还帮着推行新式婚礼,报纸上说她是"开浙西女界新风"。

要说这位女先生的姻缘也够传奇,三十好几还没成家,倒把个清华教授吴宓迷得神魂颠倒,天天写情诗登报示爱。

最后还是嫁给了前国务总理熊希龄,婚礼上熊先生六十六,新娘子三十三,这事在1935年的《申报》上热闹了好一阵。

两口子婚后办香山慈幼院,收养了百十个战乱孤儿,北平老辈人至今还记得熊夫人冒雪给孩子们送棉衣的情景。

朱环佩晚年跟着大女儿过,看着闺女们个个有出息,总算扬眉吐气了一回。

老太太活到七十八岁寿终正寝,临终前攥着外孙女的手念叨:"你们赶上了好时候..."。

毛彦文后来跟着丈夫的慈善事业跑遍大江南北,49年去了台湾还惦记着老家。

1999年在台北去世时,遗嘱里专门交代要把骨灰撒进海峡,说要等着两岸统一那天。

回头看看这段往事,朱环佩大半辈子困在生儿子的魔咒里,六个闺女倒闯出了六片天地。

大时代碾过来的时候,有人被压成了旧时代的泥,也有人踩着裂缝开出了新花。

毛家老宅前些年改成了妇女文化纪念馆,天井里那株百年牡丹年年春天都开得热闹,过往游客常听导游讲起"六个女儿顶门立户"的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