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领导人说的不是气话,翻船事故刚刚挖出中央高官,一场“清算风暴”已经到来!
最新消息显示,朝鲜官方宣布对清津造船厂新建驱逐舰下水事故的追责范围进一步扩大——军需工业部副部长李亨先已被拘留。
这是继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总工程师姜正哲、船体总装车间主任韩京学和行政副厂长金勇鹤之后,第五名因该起“重大事故”而被司法机关调查的干部,而且是高级干部。
军需工业部统管朝鲜的军工生产,部长是局委、中央书记、大将赵春龙,第一副部长是金正植大将。可见该部门级别之高,是一个“超级大部”。 李亨先的落马,标志着此次事故的责任追究已从基层单位上升至中央层级。
此次事件源于5月21日“崔贤”级二号舰在清津造船厂下水过程中发生严重侧翻事故。事故发生后,朝鲜领导人第一时间将其定性为“损害国家尊严与自尊心”的政治问题,并强调修复舰体是“关乎国家权威的政治任务”,而非单纯的技术失误。
很显然,这句话并非一时的气话,带来的后果可以说是极为严重的。
这几天,朝鲜检察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并于5月22日启动法律程序,明确表示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法律调查”。
5月25日,朝中社通报称,除此前已传唤的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外,总工程师姜正哲、船体总装车间主任韩京学及行政副厂长金勇鹤也已被拘留,理由为“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尤其是金勇鹤,作为行政副厂长,其职责更偏向管理协调,在技术层面并无太多话语权,如今却成为重点追责对象,足见此次事故背后的政治意味远大于技术因素。
这不仅是一次对事故责任人的清算,更是朝鲜领导人借机整顿军工体系、强化纪律执行的重要信号。
当前朝鲜正处于“远洋海军”战略推进的关键阶段,任何技术失误都可能被放大为政治象征。
因此,这场以“法律调查”之名展开的问责风暴,实则是一场高层权力整肃与体制重塑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