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82年,辽景宗耶律贤病逝。皇后萧燕燕却打扮得妩媚动人,偷偷召见了汉臣韩德让,对他道:“我愿意以身相许,不知韩大人意下如何?” 韩德让惊愕万分,根本不敢抬头,也不敢接话。 堂堂皇后,为何要在丈夫去世后,下嫁一位大臣呢? 这还要从萧皇后的经历说起。 萧皇后,本名萧绰,还叫燕燕。父亲萧思温是辽朝后族,萧思温的“萧”姓原是拔里氏。母亲吕不古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女。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萧绰自然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父母对她寄予厚望。 萧绰从小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在做事方面也非常利索。一次,萧绰和姐妹们干家务,姐妹们三下五除二就干完了,只有她一直在认真的擦桌子,直到擦得一尘不染,父亲觉得这个女儿是将来是干大事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萧绰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姑娘,当时与萧思温关系比较好的汉族大臣韩匡嗣知道他有个漂亮女儿,就找了个机会让自己的儿子韩德让与萧绰认识。 韩德让是汉族人,他的祖父韩知古曾经被耶律阿保机掳到了契丹,耶律阿保机看他非常有文化,又擅长谋略,就留他在身边委以重任。韩德让也像他祖父一样,有勇有谋。 见面后,萧绰被韩德让的文武双全,潇洒英俊所吸引,而韩德让也对英姿飒爽的萧绰一见钟情。 萧思温和韩匡嗣见两个孩子都对彼此很钟意,所以他们就做主给两人定了亲。虽然为女儿定了亲,但是萧思温并不着急为她办婚事,他想看看时局的变化。 果然不出他所料,时局有了变化。 公元969年,辽穆宗耶律璟在黑山打猎时被杀害了,萧思温是朝中重臣,由于耶律璟没有儿子,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拥护一个人上位,思来想去,萧思温决定拥护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耶律贤继位。 就这样,耶律贤成了辽景宗。耶律贤继位后,便把萧思温受封为魏王、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 这时候的萧思温为了将来自己的仕途,他决定把女儿萧绰嫁给耶律贤。 之后,17岁的萧绰进宫成了皇后,她和韩德让就此分道扬镳。 耶律贤是个没读过多少书的人,再加上他从小体弱多病,几乎上不了朝,很多朝中大事都交给了萧绰代为处理和裁决。 萧绰的才能不输男子,非常有才干,她既有女性的温柔,又有男性的英武,每次都把国家大事处理得非常完美。 时间久了,耶律贤见自己的皇后这么能干,干脆自己做个甩手掌柜,把什么事都交给萧绰,而且还允许她自称“朕”或“予”,可想而知,萧绰的治国能力是多么强。 在萧绰的努力下,辽国的各方面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萧绰不仅治国能力强,生育能力也强,当皇后期间,她还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 982年,35岁的耶律贤病逝。他留下遗诏,让12岁的儿子耶律隆绪继位,同时让皇后暂领国政。 从此,萧绰从皇后成了皇太后。 此时的辽国面临内忧外患,而且她的父亲萧思温也被刺杀。萧绰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 为了稳定局面,萧绰经过一番思考以后,她提拔了耶律斜轸与韩德让,让二人掌管兵权,又提拔了一些有才能的汉臣,逐渐使朝廷中形成了一个以她为中心的政治集团。 之后,萧绰又开始了她的大规模改革。她释放奴隶、奖励农耕,厉行廉洁、治理冤狱、推行《唐律》…… 她的这些改革,都是在韩德让的帮助下进行的。韩德让所做的每件事,都没有让萧绰失望过。 之后的辽国在她的主理下也越来越好。 这个时候的萧绰也还年轻,她毕竟是个女人,也需要自己的靠山,她决定为自己找幸福。 萧绰想到了自己的初恋韩德让,她觉得韩德让这人能力非常强,她对他还有感情,于是决定嫁给韩德让,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之后,萧绰在韩德让的帐室里,为大臣设宴,算是他们的喜宴。 后来,萧绰赐韩德让国姓,改名耶律隆运,户籍也由奴隶一跃成为了皇族,而她的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也对韩德让执父子之礼。 对于韩德让的“继父”身份,辽圣宗耶律隆绪不仅不反感,还对韩德让发自内心地尊敬。 韩德让也没有辜负萧绰母子对他的恩宠和信任,他一生都对辽国忠心耿耿。 1009年11月,执政了40年的萧绰把政权交给了辽圣宗耶律隆绪,让他独立掌权。12月,萧绰就病逝了。1011年,韩德让也病逝了。 在封建王朝中,太后与重臣的爱情在历史上可是难得一见,萧绰与韩德让这一份迟来的缘分,也算是一种美满了。 萧绰手握爱情和江山,她的一声是幸福的,她执政期间的治国方式,让辽朝达到了中兴,可以说她是女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