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内第五次对华出手,特朗普也对中国用上了“切香肠”策略?原以为中美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可以就此定调第二阶段的中美关系,却没曾想,特朗普只把中美的暂时性缓和当成可利用的筹码和工具,出发点和落脚点无一例外还是自身的利益。 中美联合声明出台仅仅过去十天,特朗普就对华出手五次,分别关涉不同领域,其中意味可谓不言而喻。 但这般“切香肠”的特朗普不会得逞,因为我国维持强硬立场拥有取得成效的前例,即使特朗普反复横跳对华再度施压,也不会换来我国立场出现重大转向的明显变化。 据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于本月20日作出初步裁定,产自我国的活性阳极材料存在巨额补贴,有两家中企得到的补贴最高超过700%。 活性阳极材料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包括石墨、硅等材料,其中我国包揽了全球大部分石墨的生产,美国在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方面均对我国超出一半依赖。 随着我国出产的新能源电车加速走出国门布局海外,包括欧盟、美国在内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对我国出产的新能源电车发起了反倾销调查。 在中美关税战开打以前,欧盟就一直在新能源电车问题上和我国产生分歧和闹矛盾,直到特朗普肆无忌惮地挥舞关税大棒,欧盟才缓和了同我国的关系。 但欧盟的缓和有着明显的受到美国极大压力的让步考量,如果不是美国杀出来表现出想要收割欧盟的强烈意愿,欧盟不会选择和我国在新能源电车问题上达成一致。 简单来说,我国和西方国家在新能源电车问题上产生冲突实际上是由来已久。 只不过现在美国的初步裁定报告才新鲜出炉,算是刚好撞上了当下的形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不能对此按下暂停键。 然而,特朗普的做法却是任由商务部新鲜出炉初步裁定报告,在新能源电车上释放出强烈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这就意味着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情景可能会在未来再次上演,因为算上美国商务部出台的初步裁定报告,这已经是十天内的美国第五次出手对华反制。 前四次分别是禁止高校交流往来、出台实体制裁清单、出台芯片全球禁令和拟对中国起重机加征100%关税。 如果说只有一次两次,那也没什么,毕竟特朗普在中美联合声明出台后就向我国打了预防针,称:“美国会在其他一些领域继续同我国展开对抗”。 可是次数如此之多,时间又这般频繁,即使是我国现在不想“产生误会”也不太可能了,甚至于无法排除特朗普故意切香肠试探我国反应的可能性。 有分析人士还就这一事件据此认为,美国后续出台加征反补贴关税已经近乎板上钉钉。 而只要有一个领域推出了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其他领域的情况必然会是迅速跟进。 届时中美谈判顺势开启第二阶段可能会遭遇极大困境,毕竟特朗普的诚意仍然不够。 但我国早就对特朗普定了性,根本不对特朗普抱有任何幻想,因为特朗普已经没有任何信誉可言。 既然特朗普此刻图穷匕见,那我国也不用再给特朗普面子和台阶下,出台反制措施应对即可。 有维持坚定立场取得成效在先,这一次的特朗普相较于上一次而言恐怕只会更快作出妥协和让步的表态,但形势和情况究竟会朝着哪一步发展还要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又来!借口补贴,美国要对中国电池材料下手|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