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演员朱媛媛去世,网友们一片惋惜,毕竟英年早逝,是中国人最难接受的,很多网友都表达

演员朱媛媛去世,网友们一片惋惜,毕竟英年早逝,是中国人最难接受的,很多网友都表达了哀悼之情。 朱媛媛这个名字,很多人一听就想起那些年她演的角色,无论是电视剧里那个接地气的邻家大姐,还是电影里隐忍又坚韧的母亲,总能让人记住她的眼神,像是会说话,带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她的离开,像是在大家心头划了一道口子,疼,但又说不出哪儿疼。网上刷到她的消息时,我正窝在沙发上吃薯片,手一顿,屏幕上的字好像突然模糊了。点开评论区,本想看看大家怎么缅怀她,结果却被一串对话气得差点把手机扔了。 有个广东网友留言,语气沉甸甸的:好心疼,她抗癌5年了,我抗了4年了。简简单单几个字,像把刀子,戳得我胸口闷得慌。能想象她在屏幕后敲下这句话时的心情,可能是深夜,可能是刚化疗完,带着点对命运的无奈,又有点对生活的倔强。结果,一个河北地址的网友回了句:你还有1年,享受生活吧。我盯着这句话看了半天,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人怎么能这么说话?冷冰冰的,像在聊天气预报,而不是在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 更离谱的是,有个北京网友看不下去了,留言怼他:你这话什么意思?能不能有点同理心?这河北网友非但没收敛,还甩了句:我没病,你也快了吧。这话就像往伤口上撒盐,贱得让人牙痒痒。我忍不住想,这人平时是不是也这么刻薄,对着邻居吵架是不是也这副嘴脸?网上隔着屏幕,胆子大了,嘴也毒了。 不过冷静想想,这事也不只是这一个网友的问题。翻翻评论区,类似的事儿不算少。有人哀悼,有人冷嘲热讽,有人甚至拿别人的痛苦开玩笑。朱媛媛的离开,本该是让我们停下来一刻,去想想生命的无常,可有些人偏偏用最尖酸的方式,把这份共情撕得粉碎。我有个朋友,去年查出病,瞒着所有人,自己偷偷去医院。她说,最怕的不是病本身,而是别人看她的眼神那种混合着怜悯和疏远的目光,比药还苦。她要是看到这样的评论,估计得躲被窝里哭。 网上这点事儿,放大看,其实就是人性的一角。有的人天生会共情,愿意把手心的温暖分给陌生人;有的人却像缺了根弦,觉得别人的痛和自己没关系,说话像扔飞镖,扎哪儿算哪儿。朱媛媛抗癌五年,广东那位网友抗癌四年,他们的坚持,换来的不该是这种冷嘲热讽。可这河北网友,为什么就能这么轻描淡写地伤人?是键盘太轻,还是心太硬? 我刷着评论区,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有一天,我也站在那样的风口浪尖,会不会也有人冷不丁扔一句活该?这网络,到底是让我们更近了,还是更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