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球员安宰贤太败人品了,输不起用盘外招,不过最终还是输了。多哈世乒赛男单四强争夺战,巴西名将雨果发球的时候,安宰贤突然向裁判投诉,说雨果手是蜷缩的,看不见发球。裁判直接回怼:这球没问题! 这已经不是韩国运动员第一次在赛场玩"小聪明"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赛场,韩国队员抓着加拿大选手裤腿导致摔倒,赛后却成功申诉让对手吃红牌。2022年北京冬奥会混接半决赛,韩国队交接棒时自己摔倒,硬是赖上隔壁赛道中国队员,结果慢镜头显示双方隔着两米远。竞技体育拼实力更要拼气度,总想着靠裁判占便宜,最后丢的是整个国家的体育形象。 雨果的"螃蟹手发球"早就是公开的秘密。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他就带着医疗证明参赛,国际乒联官网公示过特许文件。这些年他跟韩国队交手不下十次,郑荣植、张禹珍这些老对手都没说过半个不字。安宰贤偏偏在7-10落后的节骨眼上发难,裁判都忍不住翻白眼:"这哥们现在才想起来查档案?"说白了就是眼看要输球,赶紧找点存在感。 竞技体育的灰色地带向来存在,但高手过招讲究的是"明刀明枪"。马龙对战奥恰洛夫从来都是球拍说话,许昕带着腰伤照样完成神级救球。日本选手水谷隼视网膜脱落照样打奥运,人家提前三个月就把病情通报组委会。真正的高手,谁不是把心思花在提升技术上?整天盯着对手的生理缺陷做文章,这路子是不是走歪了? 韩国乒协的操作更让人迷惑。去年还大张旗鼓宣传"培养运动员职业素养",转头自家队员就在国际赛场搞突袭式投诉。还记得2019年世乒赛女双决赛吗?田志希/梁夏银组合输球后拒绝与冠军孙颖莎/王曼昱握手,被国际乒联点名批评。这次安宰贤的迷惑行为,活脱脱是历史重演。说好的"体育精神教育",怕不是都教到狗肚子里去了? 现代体育早过了"为赢不择手段"的野蛮时代。国际乒联去年刚更新"尊重计划",明确规定不得利用对手身体特征进行心理战。看看人家波尔,39岁高龄照样靠实力打进奥运会八强;看看非洲一哥阿鲁纳,自费买机票参赛照样圈粉无数。竞技体育的魅力在于突破极限,不是突破底线。当运动员开始钻研投诉技巧而不是发球技巧,这项运动离变味也不远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