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87年,一向健康的“世界船王”包玉刚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一天,他找到在美国攻克

1987年,一向健康的“世界船王”包玉刚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一天,他找到在美国攻克癌症的专家四女婿郑维健说:“包氏家族有近百亿美元的美国债权、股票和现金,需要一个亲信来打理。”郑维健沉默不语,但是,不久对包玉刚来说,这个坏消息却成了他的一件好事。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包玉刚1918年出生在浙江宁波,家境虽是商人之家,却也经历过动荡。少年时,包玉刚在父亲的安排下进了上海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专门学习船务。抗战爆发,他在内地的银行系统工作过,负责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后来调任重庆。抗战胜利后,他参与接收了日资银行资产。1949年,包玉刚举家迁到香港。 在香港,包玉刚起初并未直接涉足航运业。他先是做进出口贸易,很快发现银行和贸易行业已被外资牢牢掌控,于是转向海运。1955年,他用贷款买下第一艘老货船,创办了环球航运集团,靠着长期包租和光船租赁的经营方式起步。随着国际市场和中国沿海贸易的恢复,包玉刚的航运事业越做越大。 到1979年,环球航运旗下船队达202艘,跃居全球第一。国际媒体将他称为“世界船王”。包玉刚善于把握市场节奏,既敢于高位卖出,也能在低谷时大量抄底。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开始投资香港地产业和金融业,控制了九龙仓、会德丰等老牌英资企业,也成了汇丰、渣打两大英资银行的董事局成员。 包玉刚有四个女儿,每个女儿在不同领域有发展,女婿们则分别是律师、金融家、医生、艺术家和建筑师等,组成了一个跨界庞大的家族。到1987年,包氏家族已是横跨航运、地产、金融、投资、酒店、航空的巨无霸,单单在美国的债权、股票和现金就接近百亿美元。 正当家族事业看似平稳时,包玉刚的身体却出现了意外。1987年,原本身体硬朗的包玉刚在例行检查中被发现患有癌症。这个消息让家族气氛变得格外紧张。事业巅峰时的病魔来袭,家业继承安排成了当务之急。 郑维健1944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潮阳。早年赴美留学,在圣母院大学和威斯康星医学院攻读学位,获得博士后进入美国医学界。他在纽约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行医和从事研究多年,是在美医学界颇有成就的华裔医生。 郑维健的父亲郑翼雄早年是新加坡著名实业家,郑维健的家庭背景和学业、事业经历在包玉刚众多女婿中非常独特。他和包玉刚的四女儿包陪慧结婚后,夫妇俩一直定居美国,很少涉足家族企业。即便是包家子女分工时,郑维健也选择了坚守医学研究,基本不理会香港这边的商业事务。 包玉刚一直对郑维健有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个小女婿思路严谨、口碑过硬,最重要的是在美国根基深厚。1987年,包玉刚查出癌症,他最挂心的不是香港和内地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地盘,而是分散在美国各大银行、投资基金和股票市场上的庞大资产。如何让这笔钱安全、合规、有效地传递到下一代,靠外聘专业经理人始终不踏实,只有亲信家人才能放心。 那天,包玉刚直接把郑维健从美国叫回香港,两人在病房里单独谈了很久。包玉刚开门见山:“包家在美国的债权、股票和现金接近百亿美元,我希望你帮我打理。”这番话分量极重,对于长期做学术和医学的郑维健来说,是一项艰巨且陌生的责任。 郑维健陷入长时间沉默。他的事业正值巅峰,家庭生活也在美国稳定。他从未想过做家族企业的管家,何况是直接掌控庞大的资金和投资。但眼前,岳父的信任和包家的现实,让他不能轻易拒绝。 最后,郑维健答应了包玉刚的请求。1988年,他辞去美国医院的职务,携妻带子回到香港,加入环球(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专门管理包家的美国资产。郑维健接手的资产涉及债券、股票和现金,金额巨大,操作难度高。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复杂,他凭着医学训练出的严谨和数据分析能力,在极短时间内理清资产头绪,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 在这段过渡期,郑维健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他一边学习金融、法律,一边和包家在美的财务团队紧密协作,对每一笔资产做到细致入微。环球集团在美国的资金管理因此更加专业和高效,外部市场波动对家族财富的冲击也被大大降低。 对于包玉刚来说,这个坏消息促成了郑维健的回归,反倒成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好事”。 从1988年开始,包玉刚开始逐步退出一线管理,家族产业分工明确,四个女儿和女婿分别负责各自板块:长女包陪庆与女婿苏海文负责环球航运业务,二女儿包陪容和吴光正主管九龙仓、会德丰等地产业务,三女儿包陪丽和丈夫渡伸一郎主攻艺术和日本业务,小女儿包陪慧与郑维健则稳控家族美洲金融资产和投资。 包玉刚去世后,家族的资产平稳过渡,没有出现任何公开的争产或内耗。这一切和包玉刚的提前安排密不可分。美国这部分资产直到90年代都在他的管理下运作良好,帮助家族顺利渡过了多次金融危机和市场波动。 郑维健后来逐渐转入公益、教育和社会服务领域,但仍担任家族在美资产的关键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