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梁启超在妻子安排的下,娶了17岁的王桂荃。洞房花烛夜,梁启超却对她:“我可以娶你,但无名无分,生的孩子也不能叫你妈!”没想到后来王桂荃生下6个儿女,培养出3院士9才俊。 1903年的中国正经历新旧交替的阵痛,一位四川广元出生的苦命女子悄然改变了中国近代最显赫的知识分子家庭。 这个连大名都没有的姑娘叫王来喜,四岁成了孤儿,像件货物般被转卖四户人家,直到十岁那年进了顺天府尹李朝仪的宅院。 李府千金李蕙仙1891年嫁给梁启超时,这个手脚勤快的小丫头跟着进了梁家大门。 梁启超嫌"来喜"这名字俗气,提笔给她改作"王桂荃"。 谁也没想到,这个在梁家端茶倒水的丫鬟,日后竟成为培养出三位院士、九位才俊的幕后功臣。 李蕙仙是传统官家小姐,裹着小脚,身子骨弱。 王桂荃包揽了洗衣做饭、打扫庭院所有杂活,连梁家的账本都管得清清楚楚。 梁启超搞维新变法失败流亡日本时,这个没进过学堂的姑娘硬是学会了日语,帮着一大家子在日本安顿下来。 李蕙仙生下的长女梁思庄在日本得了白喉,王桂荃日夜守在病床前喂药擦身。 孩子救回来了,她自己刚出生三个月的女儿却染病夭折。 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里写过这事:"见她抱着空襁褓发呆,我心如刀绞。" 1903年腊月里,李蕙仙亲自把17岁的贴身丫鬟送进丈夫房里。 这事有史可查,《梁启超年谱长编》里记着:"夫人李氏为公纳侧室王氏。" 洞房花烛夜,梁启超握着王桂荃的手说:"咱们对外还是主仆,孩子们只能喊你王姨。"这话成了扎在她心里三十年的刺。 王桂荃给梁家生了四儿两女,加上李蕙仙生的三儿两女,九个孩子都管李蕙仙叫"妈",背地里却偷偷喊她"娘"。 梁思成后来在回忆录里写:"娘总把我们护在身后,她背上全是妈用鸡毛掸子抽的印子。" 1924年李蕙仙病逝,1929年梁启超跟着走了,留下四十二岁的王桂荃拉扯九个孩子。 她把陪嫁的首饰当了给孩子们交学费,自己吃咸菜配稀饭。 小儿子梁思礼要去美国留学那年,她把最后几件绸缎衣裳塞进当铺,凑出三百块大洋路费。 这个没名分的女人教出了建筑大师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专家梁思礼。 三个院士之外,还有图书馆学家梁思庄、经济学家梁思达、社会活动家梁思懿。 北京西直门外的梁启超墓园里,孩子们给她立了块"王桂荃夫人"的碑,算是补上了迟来的名分。 特殊年代里,八十多岁的王桂荃被赶到京郊农村。 红卫兵给她挂的牌子上写着"保皇派小老婆",老太太反倒笑了——这是头回有人承认她是梁启超的妻子。 1968年冬天,她蜷缩在漏风的草棚里咽了气,手里攥着张泛黄的全家福。 二十年后,梁家后人把她的骨灰接回北京。 如今去梁启超墓园参观的人都会注意到,主墓旁有棵枝繁叶茂的白皮松,树下石碑刻着:"母亲树——纪念王桂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保留着梁思成的手稿,里面夹着张字条:"吾辈有成,皆娘之力。" 据《中国妇女通史·民国卷》记载,民国时期像王桂荃这样的"副室"超过六十万。 她们大多湮没在历史尘埃里,唯有这个四川女子,用半生艰辛在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书香门第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官方信源:1.《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2.《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3.《中国妇女通史·民国卷》杭州出版社2010年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