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今年4月阿曼牵线,美伊已经谈了五轮,最新一轮在5月23号刚结束。结果啥决定性进展都没有。 根子就在铀浓缩这事儿上——美国咬死了要伊朗彻底停掉所有浓缩铀活动,连民用的都不行;伊朗却梗着脖子说,这是主权,必须保留本土生产能力。 这时,以色列那边也坐不住了。CNN的消息说,他们最近频繁搞空军演习,弹药库都搬前线去了,摆明了是在为袭击做准备。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也不含糊,直接放话“敢动手就往死里反击”,还警告美国别想置身事外。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以色列的F-35虽说厉害,但伊朗的核设施分散又隐蔽,炸完顶多让进度慢个几年,反而会逼得伊朗加速造核弹。 更麻烦的是,伊朗背后有真主党、胡塞武装这些“小兄弟”,到时候火箭弹从黎巴嫩、也门雨点般打来,以色列的“铁穹”能拦得住几颗? 再看伊朗国内,德黑兰的街头,有人举着“解除制裁”的牌子欢呼,有人拿着“宁要核弹不要面包”的标语骂娘。为啥会这样? 您想啊,美国制裁了七年,伊朗里亚尔都快贬成废纸了,一美元能换6万多里亚尔,老百姓买袋面粉都得扛着麻袋装钱。 要是协议成了,石油出口能从现在的170万桶/天涨到210万,被冻结的1500亿美元资产也能解冻,日子肯定好过些。 可另一方面,伊朗人心里也犯嘀咕:当年奥巴马签的伊核协议,特朗普说撕就撕,这次就算签了,美国要是再反悔咋办?到时候核能力没了,制裁还在,那不是任人宰割?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伊朗高层的态度。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顾问沙姆哈尼前脚说“愿意永久弃核”,总统佩泽希齐扬后脚就强调“绝不放弃核权利”。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其实,这反映出伊朗内部的权力斗争。哈梅内伊代表的保守派,更看重意识形态和国家安全,生怕美国的协议是陷阱;总统和改革派则顶着经济压力,急着用核让步换活路。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先拖着,等谈判有个眉目再定调子。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挺有意思。欧盟那边,虽说嘴上支持谈判,但2024年刚把对伊朗的制裁延长到2025年,理由是伊朗给俄罗斯提供无人机,还支持胡塞武装封锁红海。这哪是真心想和解,分明是在给美国当枪使。 中俄就不一样了,3月份在北京开了个三方会,明确反对制裁和武力威胁,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 特别是中国,作为伊朗最大的石油买家,一直在推动用人民币结算,这两年光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就占其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要是美国真把伊朗逼急了,中俄这张牌可够美国喝一壶的。 最关键的是,这协议要是真签了,中东格局可就天翻地覆了。伊朗石油一解禁,国际油价得跌多少?沙特、阿联酋这些美国盟友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更不用说,伊朗要是摆脱制裁,有了钱,在中东的影响力还不得蹭蹭涨?到时候什叶派之弧从伊朗一路连到黎巴嫩,以色列可就真成了“被包围的孤岛”。所以说,以色列的威胁、美国的强硬,说到底都是在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不过,咱们也得冷静点。现在的谈判还在“合理轨道”上,伊朗外长说了,再谈个一两次可能就有眉目。但能不能成,还得看美国愿不愿意在铀浓缩和制裁解除的顺序上让步。 要是美国还是坚持“先弃核后解除”,那谈判大概率得黄。到时候以色列要是真动手,伊朗肯定会报复,中东战火一起,全球能源市场、金融市场都得跟着抖三抖。 您看这事儿闹的,本来是个外交谈判,结果成了大国角力、小国站队的生死局。老百姓盼着和平过日子,可政客们想的却是地缘政治、利益算计。 真希望这些大人物能多长点心,别让无辜的老百姓再遭殃了。这世道,什么时候才能少点算计,多点真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