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女子中午11点点了份外卖,预计11点55送达,但都12点多了,还没见外卖的影子,女子就给骑手打去电话,谁知,骑手突然情绪崩溃大哭起来,还说不送了,要给她退钱。男儿有泪不轻弹,女子知道他肯定遇到难事了,赶紧宽慰他别着急,注意安全,并承诺绝对不会给差评。谁知,第二天,女子收到了一份奶茶外卖,备注写着:慢慢送不着急。女子鼻子瞬间酸了,接下来一个举动,让所有人动容。 5月23日,潇湘晨报报道了一段双向奔赴的暖心故事,让人动容。 5月20日中午11点左右,坐在办公室的李女士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所以她掏出手机,点了一份外卖。 系统显示送达时间预计在11点55,刚好赶上吃午饭。 大家都知道,外卖一般都会准时送达,要是没按时送到,平台就会扣小哥的钱,要是顾客给差评,那扣得更多,甚至还会影响接单。 但是,配送时间都过了,外卖还没有送到,李女士一直等到12点10分,依然不见踪影,而且,她发现骑手在系统上已经点了已送达。 李女士纳闷了,东西明明没送到,这小哥怎么自作主张就点了送达,他到底在搞什么。 这时,骑手给她打来电话,说自己已经到楼下了等电梯了,很快就上来。 正到了饭点,是点外卖的高峰期,李女士为了给小哥节约时间,就说自己在电梯口等着。 可是,等了十几分钟,小哥还没来,李女士的耐心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有点生气。 她把电话打过去质问小哥,语气有点着急,谁知,小哥先是一阵沉默,接着竟然开始哭,从小声哭泣到放声大哭,越来越伤心。 突然,他语气崩溃的表示:“我不送了,你把账号给我,我把钱退给你。” 李女士愣住了,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个小哥肯定碰上困难了。 害怕他压力大做傻事,李女士赶紧宽慰,让他不要哭,先去送别人的,自己这单慢慢来,注意安全。 然后她又给小哥留言,说自己绝对不会给差评,让他一定不要着急。 12点42分,小哥终于将外卖送到了李女士手上,比预计送达时间晚了将近一小时。 事后,小哥专门给李女士发了一大段文字解释,说这栋办公楼上有8个订单,每个都很急,但赶上下班高峰期,电梯层层都停。 他急得都爬楼了,但顾客还是在催,他一时绷不住,所以才那样。 成年人的崩溃就在那么一瞬间,谁都不容易,李女士甚至为自己的那通语气不太好的电话而感到愧疚。 于是她回复小哥:我们晚点吃饭也不会饿死,祝你健康平安。 不得不说,李女士真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懂得换位思考,体谅别人,这是现在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本以为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一闪而过了,万万没想到,第二天中午,李女士收到了一份神秘礼物。 这是一杯奶茶外卖,备注上写着:慢慢送,不着急。 李女士鼻子瞬间就酸了,她知道,这肯定是前一天的骑手送的。 但是小哥风里来雨里去,挣点钱真是不容易,所以,她果断在平台给小哥打赏了20元。 外卖小哥是这个社会上忙碌、渺小但却不可或缺的一类人,他们整天顶风冒雨,实属不易。 但是,平台有平台的规则,稍有不慎,就会被扣钱,一天甚至几天就白干了。 我们都是打工人,谁都不容易,都应该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不要动不动就差评或者投诉。 有时候你的一个无意之举,会把人逼到绝处,毕竟成年人的崩溃真的就在一瞬间。 但是,世界上还是善良的人多。 有一位经常上夜班的网友分享,自己好几次点的外卖,送到时饮料洒得只剩一点点,骑手一直扣着手说对不起,就像个犯了错的孩子。那一瞬间他一点不高兴都没有,赶紧说没关系。 更多的朋友也表示,他从来不给外卖员点差评,大家谁都不容易,晚个十来分钟真的饿不死。 这个社会就需要这样的双向奔赴,大家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生活才能更好。 《民法典》第509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外卖配送服务中,李女士、外卖平台和骑手之间存在三方法律关系。消费者与平台之间成立服务合同关系,平台承诺按时配送商品;骑手作为平台的履行辅助人,负责具体配送。 骑手因电梯高峰等客观原因未能按时送达外卖,属于合同履行迟延,李女士有权主张平台承担违约责任。 但是,李女士明确表示“不追究责任”“不会差评”,构成对平台违约责任的豁免,这样的宽容行为体现了对合同履行的善意包容。 骑手次日赠送奶茶的行为属于单方赠与,看似简单的奶茶,其中包含着一片感恩之心和暖暖的善意。 其实,骑手与消费者的善意互动超出了法律强制义务,但正是这种道德层面的包容,缓和了合同僵局,实现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信源:潇湘晨报 2025-5-23 #万能生活指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