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厂纵火案反转!网传拖欠800元工资竟是谣言?警方披露真相。男子作案动机曝光:和工资无关?警方通报更多细节。 2025年5月20日,四川宜宾屏山县某纺织厂发生纵火案,犯罪嫌疑人文某(27岁)被当场控制。 5月23日,屏山警方通报案件细节,明确网传“纺织厂克扣、拖欠800元工资”不属实。 文某自幼因家境、辍学等原因悲观自闭,2025年3月1日入职纺织厂,试用期三个月,合同约定每月25日发薪。 4月25日,纺织厂正常发放其3月工资4158元。 4月30日,文某因轻生厌世提出辞职,5月15日办理离职并结算剩余工资5370元,其当场要求提前支付未果,随后多次联系主管无果,产生报复念头。 5月20日,文某进入车间放火并刺伤财务人员雷某磊(无生命危险),案发后供述动机为“急于拿工资给母亲后自杀,因愿望未满足而报复”。 文某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进一步侦办中。 事实核查: 纺织厂已按合同约定发放文某3月工资,离职时正常结算剩余工资共计5370元,不存在克扣或拖欠800元工资的情况。 谣言澄清: 文某报复的直接原因是“要求提前支付工资未果”,而非工资被拖欠或克扣。 事件初期网传“拖欠工资”的说法引发关注,但未经核实的信息极易误导公众。 嫌疑人因个人情绪问题走向极端,反映出心理健康问题需引起社会重视。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情感困境时,若缺乏疏导渠道,可能引发悲剧。企业和社会或许可加强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无论何种原因,纵火和伤人都是严重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严惩。公民在遭遇矛盾时,应通过合法途径维权,而非采取极端手段。 个案不应被过度解读为行业或群体问题。纺织厂在此事件中按合同履行了工资发放义务,公众需避免因个别事件对特定行业或企业产生片面偏见,以事实为依据理性讨论。 唯有尊重事实、崇尚法治,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营造更和谐的网络与社会环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