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你以为的林则徐被贬新疆:风餐露宿,风吹日晒。那你就错了,那不是林则徐,那是林冲。

你以为的林则徐被贬新疆:风餐露宿,风吹日晒。那你就错了,那不是林则徐,那是林冲。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生在福建福州,家里穷得叮当响。爹是教书的,娘靠做手工活养家,十一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小时候就聪明得不行,四岁跟爹学《论语》《孟子》,七岁就能写诗,邻居都夸他是个小才子。1798年,14岁的他考中秀才,进了福州鳌峰书院,学了不少实用的学问。1804年,他考上举人,娶了媳妇郑淑卿,可第二年会试没中,只能靠教书赚点小钱贴补家用。 1806年,他在厦门当了个小官,管海防文书的事儿,第一次见识到鸦片走私有多猖狂,从那时起就埋下了禁烟的种子。后来他被福建巡抚看中,进了幕府,学了不少治理地方的本事。1811年,26岁的他终于考中进士,当上了翰林编修,正式踏进官场。之后他干过不少差事,比如江西、云南的乡试考官,慢慢展现出自己的能力。1820年,他当上江南道监察御史,后来调到浙江,修海塘、疏河道、搞农业,干得有声有色,老百姓都念他的好。 1837年,他升到湖广总督,眼看着鸦片祸害越来越严重,就开始大刀阔斧禁烟,效果特别好,烟贩子都怕了他。1838年,朝廷讨论禁烟政策,他上书力挺严禁,还提了六条办法,警告说再不管鸦片,国家迟早没兵没钱。那一年,他见了皇帝八次,把禁烟的计划讲得清清楚楚。1839年,他被派到广东当钦差大臣,专门对付鸦片。他到广州没多久,就查清了鸦片藏哪儿,直接命令洋人交出来。从6月3日开始,虎门销烟整整搞了23天,毁了19179箱、2119袋鸦片,总共1188127公斤,这事儿轰动全国,连外国人都傻了眼。 可好景不长,英国人不干了,朝里有些主和派也觉得他把事儿闹大了。1841年,他被革职,发配到新疆伊犁。广州老百姓舍不得他,走的时候都来送行,可他自己倒挺淡定,收拾东西就上路了。 一说起林则徐被贬新疆,很多人就脑补他跟林冲似的,风餐露宿,日子过得惨兮兮。可实际上,他到新疆的生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1842年冬天,他到了伊犁,伊犁将军布彦泰亲自迎接,还告诉他皇帝有密旨,让他帮忙搞屯田和水利。这哪是普通流放啊,分明是“明贬暗用”。他住的地方是将军府的西跨院,三间青砖房,屋里有地暖,条件比想象中好太多了。 到那儿第二天,他就跑去检查皇渠。这条水渠有两百多里长,可因为年久失修,堵得厉害,两岸三十万亩地都荒着。他结合当地维吾尔族的坎儿井技术,设计了地下水道,把水引到田里,还能少蒸发点。1844年,他修的“林公渠”完工,十九万亩荒地变成了麦田,收成好得不得了,当地人高兴得不得了。他还搞了屯田,把内地逃荒的人安置在伊犁河谷,每家分三十亩地,给种子和工具,秋收后二八分成。三年下来,天山南北多了二十多个屯庄,农业搞得红红火火。 1844年,他又被派去南疆勘察,跟办事大臣全庆一起跑了三万里,勘了六十多万亩地。他特别讲究先找水源,每到一地都先查水、量地形,硬是让荒漠长出了绿洲。他在喀什推广用桑树皮造纸,纸又白又结实;在吐鲁番改进了铁锄,还设计了“林公井”,用松木加固井壁,井不塌了,水也更好打了。当地人特别感激他,觉得他真是个能干大事的人。 1845年春天,朝廷召他回京。走的时候,伊犁老百姓挤满了十里长街送他,牧民送马,老人送瓜,大家都舍不得他离开。回京后,他当了陕甘总督,管陕西甘肃,修水利、治贪官,忙得不亦乐乎。1847年,他调去陕西当巡抚,继续干实事,帮灾民,疏河道,老百姓都夸他。1849年,他又去了云南贵州当云贵总督,忙着平叛乱、稳边疆。 1850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皇帝又派他去广西当钦差大臣。可他那时候已经65岁,身体不太行了,还是硬撑着上路。走到广东普宁,他病倒了,11月22日去世,活了66岁。死前他还口述了遗折,让后人接着为国出力。朝廷后来追封他为太子太傅,谥号“文忠”,福州老家的人还给他建了祠堂。他在新疆修的水渠、开的荒地一直用到后世,他编的《四洲志》也影响了洋务运动。他这一生,真没白活。 林则徐在新疆的经历,完全颠覆了“流放就等于受苦”的想法。他没在那儿抱怨命运,而是撸起袖子干,把荒地变良田,把戈壁变绿洲。这说明啥?人只要有本事、有心劲儿,不管扔到哪儿都能干出名堂。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不光帮了新疆,还给后人留下了榜样。他的故事接地气得很,跟咱们普通人一样,遇到坎儿不低头,硬是闯出一条路。 再说,他搞水利、屯田这些事儿,搁今天看也很实用。现在不也讲究可持续发展、治理沙漠化吗?他那时候就知道水多重要,土地多值钱,这眼光真是牛。他不光是个禁烟英雄,还是个务实干家,值得咱们好好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