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61年,胡适在美国发表演讲:“一个民族把裹小脚视为美感,上千年没人反抗,它又

1961年,胡适在美国发表演讲:“一个民族把裹小脚视为美感,上千年没人反抗,它又有什么精神文明可言?” 原本是"科学教育大会",该聊如何发展科学,结果胡适拐着弯把东方文明骂了个底朝天。 要理解胡适的愤怒,必须先理解裹小脚的残酷。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窅娘,用布帛缠足跳舞,被文人墨客追捧为“凌云之态”。 宋代文人开始将小脚写入诗词,明代《金瓶梅》中,潘金莲因小脚得宠,清代甚至出现“赛足会”,女性被迫公开展示畸形双足。 到19世纪末,华北地区90%的女性裹脚,行动需人搀扶,生育风险激增。 让女性“足不出户”,符合“相夫教子”的封建礼教。 只有富贵家庭才有资源让女性裹脚(需专人照顾),成为婚姻市场的“硬通货”。 将身体痛苦转化为“美德”,女性以小脚为荣,甚至产生自我认同的扭曲。 胡适一针见血:“最可怕的不是缠足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系统性地将痛苦合理化的能力。” 胡适的演讲像一颗炸弹,在台湾思想界炸开了锅。 李敖撰文《播种者胡适》,称胡适“撕碎了中体西用的谎言”,主张“全盘西化”。 青年学生视胡适为“反传统旗手”,认为他戳破了东方文明的虚伪面纱。 学者徐复观痛斥胡适“诬蔑中国文化,向西方献媚”,称其“不懂文学、不懂史学、不懂哲学”。 传统派反驳:“希腊有奴隶制,美国有黑奴史,为何只揪着东方文明不放?” 面对指责,胡适淡然一笑:“我早已习惯了这些谩骂,反而欢迎之至,至少证明我们还有言论自由。” 三个月后,他在酒会上更直言:“国民的贫瘠麻木是封建统治的产物,非天性如此。改良环境,国家方能富强。” 胡适的批判,源于他一生的信仰,科学精神与民主制度。 他师从杜威,倡导“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在他看来,裹小脚、种姓制度等陋习,本质是“反科学”的。 它们拒绝理性思考,将人性压抑美化为“传统”。 他批评东方文明“把人生看作苦痛”,而科学文明应“歌颂人生,用智慧改善生活”。 胡适的演讲已过去60余年,但问题仍在:当我们将“传统”等同于“美德”,是否忽视了其中的人性压迫? 一个文明的伟大,不在于存续时间,而在于能否直面自身的痼疾,并拥有改变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