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甘肃武威,31岁男子不顾母亲和妻子的反对,卖掉家里的牲畜,凑了1万块钱,买来1匹骆驼,带着父亲,搬进腾格里沙漠腹地2间地窝子,村民们笑话他傻,他却说:以后你们都得谢我!谁料,7年后,妻子哭着紧紧抱住他:我已经失去了1个儿子了,不能再失去你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男子名叫王银吉。 生活在甘肃武威凉州区长城乡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名唤红水村。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 虽然家庭没有钱,甚至有些贫穷,但一家人在一起特别幸福。 能过上平淡的生活已经特别满足。 可惜,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不为别的,只因王银吉生活的地方离腾格里沙漠特别近。 移动山丘就像是梦魇一样,充斥着王银吉一家以及全部村民的生活。 他们所在的村庄被黄土包围,处处都能看到漫天风沙。 如若不治沙,后果一定不堪设想,村庄与农田被吞噬是早晚的事情。 当地村民都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能与大自然抗衡。 在漫天风沙面前,人类显得格外渺小,无疑是鸡蛋碰石头。 所以,治沙这件事情只能一拖再拖。 而王银吉却做出了惊人的选择。 面对如此绝境,他毅然决然站了出来,与他统一战线的还有父亲。 他们不是不知前方道路险阻。 可他们却觉得,治沙总要有人带头去做,沙线年年向前移动,如若再耽搁下去,村庄一定会陷入危机。 为了家庭,为了人民,王银吉愿意做这个出头的人。 当妻子得知他要挑战沙漠的时候,反对的声音格外强烈。 她常年住在农村,又怎会不知治沙之路有多难走。 更何况,他们家里也并不富裕,儿子的学费都成了逾越不过的大山,哪还有闲钱去治沙。 王银吉深知妻子是为这个家好。 但他还是坚定自己的选择,不惜变卖家里唯一值钱的社畜,踏上了治沙的道路。 王银吉拿钱买了一只骆驼,随后和父亲两人来到沙漠腹地,搭了两个地窝子。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想要征服这片沙漠的消息传了出来。 大部分村民都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还有很多人冷嘲热讽,绝对王银吉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自此,王银吉有了一个和他父亲一样的称号,“王疯子”。 一个被人们称之为“王老疯子”,一个被称为“王疯子”。 殊不知,他们父子俩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没有什么不可能! 只是,过程充满了很多坎坷。 由于水源稀缺,树苗无法和沙土粘黏起来,导致根部被风沙吹起来。 面对这个困难,王银吉和父亲不辞辛苦,每天都会牵着骆驼去驮水。 从固沙到种梭梭苗,再到第一批梭梭苗冒出绿芽,看到这一幕,王银吉和父亲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他们抱头痛哭,努力在这一刻终于看到了回报。 绿芽代表着生机勃勃,更代表着希望。 可惜,命运似乎对这个努力付出的家庭并不好。 王银吉的小儿子被确诊脑瘤,并且还是晚期。 儿子最后的心愿是,让沙漠变绿洲,让大家都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王银吉悲痛欲绝,每每想到这句话,眼眶都会泛红。 他化悲愤为力量,带着儿子的信念继续在治沙道路走下去。 小儿子离世,对王银吉妻子打击特别大。 她害怕王银吉再遭遇什么不测,更害怕像失去儿子一样,再失去丈夫。 可当妻子看到王银吉坚定的眼神时,不再阻拦,还与他一起走上了这条路。 王银吉每天干着日复一日的工作,除了种树还是种树。 在他的世界里,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次失败就转身放弃。 从始至终,王银吉都没有放弃的想法,他在一次次失败中寻找问题,累积经验。 几十年来,他一直都在这片沙漠“战斗”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许多人。 我们相信,沙漠早晚会变成绿洲! 主要信源:(新京报——抗沙20年 王银吉和他的3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