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万万没想到!5月2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党首辩论中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要求把5公

万万没想到!5月21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党首辩论中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要求把5公斤装大米价格压到4000日元以内,也就是差不多200块人民币。

这事儿乍一听挺突然,但仔细琢磨,背后藏着日本社会这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米荒”难题。

2024年夏天,日本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天气,好多稻田都旱得裂开了口子,水稻收成大幅减少,这一下,市场上的大米供应就紧张起来,价格开始像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

到今年4月底,5公斤装大米的均价已经涨到了4233日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老百姓去超市买米,看着价格标签直皱眉头,连饭团、寿司这些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也跟着涨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日本政府其实也不是没动作,早在今年2月,农林水产省就宣布要向市场投放21万吨储备米,这可是日本历史上首次专门为稳定价格而动用储备米。

可没想到,这些储备米投放市场后,流通环节却出了问题,到4月中旬,3月两次竞拍拍出的约21万吨储备米中,只有1.9%运到了零售商和消费者手里。

原来,日本的大米流通渠道大多被农协掌控着,他们为了维持高价,故意控制出货节奏,再加上运输成本和消费税,储备米的实际价格反而比普通米还高,根本起不到平抑物价的作用。

更让人无语的是,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在这个节骨眼上还闹出了笑话,他在公开演讲中说自己从来没买过大米,因为支持者送的米多到可以出售。这话一出口,立刻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在米价飞涨、老百姓叫苦连天的时候,作为主管大臣说出这种话,简直是火上浇油,江藤拓不得不辞职谢罪,石破茂也赶紧任命小泉进次郎接任,希望能挽回一点政府的公信力。

除了国内的问题,日本还面临着国际压力,美国一直要求日本扩大进口美国大米和牛肉,甚至威胁要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日本政府虽然不太愿意,但为了缓解国内米价上涨的压力,也只能硬着头皮考虑增加进口。

不过,日本对进口大米征收的关税高得离谱,每公斤要341日元,这就导致进口大米的价格并不比国产米便宜多少,老百姓还是买不起。

石破茂在党首辩论中做出的承诺,说白了也是迫于无奈,最近的民调显示,87%的日本人对政府应对米价高涨的措施不满意,石破茂内阁的支持率也跌到了上任以来的新低。

为了争取选民支持,他只能在公开场合立下军令状,可问题是,这个承诺能不能兑现,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政府的措施效果并不明显,5月16日,农林水产省宣布将在5至7月每月投放10万吨储备米,其中6万吨为优先配额,直接送到零售店,希望能让消费者感受到价格下降。

可另一边,日本最大的大米收购商农协却提高了秋季稻米的预付款,这意味着今年秋天大米零售价可能还会继续上涨。再加上日元贬值、国际粮价上涨等因素,日本的米价短期内恐怕很难降下来。

其实,日本的“米荒”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了,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一直推行“减耕令”,鼓励农民少种水稻,改种其他作物,还给予补贴。

这就导致日本的大米产量逐年减少,自给率虽然高达100%,但库存却越来越少,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很容易出现供应短缺的情况。

再加上农协对市场的垄断,米价被人为抬高,普通老百姓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现在,石破茂的承诺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但要真正解决日本的“米荒”问题,还得从根本上改革农业政策,打破农协的垄断,增加大米进口,同时提高国内大米的产量。

否则,就算首相拍胸脯保证,也很难让日本老百姓的餐桌上重新出现便宜又充足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