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调窜访台湾,打破了长久以来印度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基本原则,严重踩到了台海的红线,我们是不是该给印度来点大的教训了? 印巴这边矛盾持续升级,5月21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一辆校车遭遇炸弹袭击,造成5死38伤,巴方直接指责印度策划。 类似的边境冲突和渗透事件在过去几年里时有发生,更严重的是,印度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部署了50万部队,摆明了是军事威慑。 印度这么做,很大程度是想转移国内矛盾——2025年印度GDP增速跌到4.7%,出口因美国关税制裁缩水12%,国内农民因农药涨价持续抗议,莫迪政府支持率跌到谷底。 这边印巴矛盾没解决,印度转头就打起了中国台湾的主意,5月21日,印度四个邦政府代表窜访台湾,参加所谓“投资论坛”,规模空前。 紧接着,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还和台当局搞“安全对话”,印度外长之前还公开支持菲律宾在南海的主张。 这明显是想把台海、南海和中印边境问题捆绑,搞“三线施压”,但台湾问题是中国红线,印度这么做无疑是在玩火。 面对印度的挑衅,中巴的应对十分明确,5月20日,王毅外长会见巴基斯坦副总理达尔时,明确表态坚定支持巴方维护主权。 中巴经济走廊已经进入“2.0阶段”,合作领域从基建扩展到农业、数字产业等。巴基斯坦引进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后,粮食产量提高23%。 瓜达尔港数字化改造后,货物吞吐量增长40%。军事上,巴基斯坦用中国歼-10CE战机和ZDK-03预警机,在空战中以6:0碾压印度“阵风”战机,打破了印度的空中优势。 印度看似“多线出击”,实则暴露了自身短板。,军事上,印度军费占GDP的2.5%,比中国还高,但装备依赖进口,不同国家的武器难以协同作战。 外交上,印度在俄乌冲突中不跟美国制裁俄罗斯,却在台海问题上迎合美国,这种“骑墙”做法让它在国际上信誉扫地。 经济上更惨,对华贸易逆差高达690亿美元,想融入中巴主导的区域产业链又没能力,现在想靠“四方安全对话”围堵中国,完全是不切实际。 说实在的,印度现在的做法就是想靠投机取巧解决国内矛盾,结果把地区局势搅得一团糟。在核威慑和全球化交织的今天,靠军事冒险和政治操弄解决问题,注定是死路一条。 中巴合作展现的是互利共赢的发展路径,而印度还在搞零和博弈,最终只会被时代抛弃。 印度真该冷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么折腾下去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大家怎么看印度这些操作?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