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36年那个雪夜,有匹小花马驮着个孕妇,硬是在这种鬼天气里蹚出了八十里山路。马

1936年那个雪夜,有匹小花马驮着个孕妇,硬是在这种鬼天气里蹚出了八十里山路。马背上的赵玉仙棉裤都被血水冻成了铠甲,怀里揣着的密信却还带着体温——那是杨靖宇将军全军的命。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那一晚,桦树林的山路被厚雪盖住了痕迹,气温降到让人说话都结冰的地步。可就是这个夜里,一匹小花马在风雪中踉跄前行,背上驮着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后面还拖着一串淡淡的血迹。这位孕妇就是赵玉仙。 赵玉仙1897年生在吉林海龙县五块石村,是个普通农家女。因为丈夫残疾,家里活计全落她肩上,谁见了都觉得她能干。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入东北,村里被日本兵屠村洗劫,赵玉仙公公也在那年被打死。她家没了靠山,她也亲眼目睹村民被杀,头颅悬在树上的场面,成了她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就是那时,赵玉仙在心里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为乡亲们报仇。 1934年,赵玉仙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杨靖宇将军手下的重要交通员。她以做小生意为掩护,骑着那匹小花马在桦树林里来回穿梭,送信送物,大家都叫她“梅花鹿”。那时的抗联,既没有无线电,也缺乏弹药粮食,情报全靠一双腿送。谁能把信送到前线,谁就能救一整队人。 1936年冬,日本关东军加紧对抗联围剿。那夜,赵玉仙正家中安胎,已怀有七个月的身孕。恰好她收到一条情报,日军准备合围磐石山林,要把杨靖宇部队一锅端。当时杨靖宇正好在前线指挥,整个抗联部队的安危,就在一线之间。 情报一到,赵玉仙顾不得自身,立刻把密信用油纸包好,缝在贴身衣服里,又用棉花紧紧护着。她只和丈夫交代了几句,套上厚厚的棉衣,跨上小花马,带着信件就出了门。 出门时风雪已经遮住了整个天。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只有小花马的喘气声和蹄子陷进雪里的咯吱响。马肚子下的赵玉仙疼得冷汗直冒,她清楚,这趟路要是停一停,耽误一刻,杨靖宇和抗联战士就会有生命危险。 八十里山路,没有路标,只有赵玉仙凭着记忆和本能前进。大雪冻裂了她的脚,鲜血慢慢沁出来,很快和雪水、棉裤混在一起,遇冷变成一块冰甲。她咬牙坚持,小花马也仿佛明白主人的心思,一步不停地往前走。 路上遇到暗哨,是当地游击队的联络员,赵玉仙低声报上暗号,对方赶紧接过信件,带着她休息一会儿,又送她赶路。夜越来越深,风吹得她几乎站不住。可她始终抱紧怀里的信,那份信纸贴着她的体温,一直没凉。 凌晨时分,赵玉仙终于赶到抗联联络点,把那封关乎全军命运的密信交到负责人手里。她双腿发软,从马背上栽倒在雪地,棉裤已经冻得像铁皮一样,她甚至没法立刻脱下来。那一刻,她泪流满面,却一字不说。 赵玉仙完成任务后,昏睡了三天。等醒来时,杨靖宇亲自来探望她。将军并未多说感激,只把一碗热汤递给她,说:“你把大家的命都救下了。”抗联部队因此及时转移,避开了日军的合围,保住了主力力量。 事实上,像赵玉仙这样冒死送信、舍命为公的抗联交通员,在那时并不少。只是她的故事最让人记忆深刻,因为她顶着七个月的身孕,硬是把全队的希望放在身上,从雪夜里闯了出来。 抗联的情报网络并非一人独走到底,而是一段段暗线相连。赵玉仙是其中一环,却是最关键的一环。她能被信任,不只是因为她机灵肯干,更是因为她清楚明白什么叫大义。 她曾经被捕受刑,遭遇酷刑拷打,却咬紧牙关、什么都没说。她的家人也被牵连,她却从不后悔。1937年1月,赵玉仙因叛徒出卖被日军抓获,最后牺牲,年仅39岁。她死前也没有透露过任何抗联的情报。杨靖宇将军含泪说:“赵玉仙用命换了全军。” 人们常常把英雄神化,其实英雄也不过是普通人。但正因为身处极限时还把大家的命放在自己命前头,所以他们才被铭记。赵玉仙的生命和信仰,都留在了1936年那个冰天雪地的夜里,也留在了抗联队伍的记忆里。 如今东北大地雪还在下,小花马的蹄印早已消失,但赵玉仙的故事却还在很多人口中流传。那晚她身上的血迹早已消融在雪里,可那份信带着体温,被一代又一代的人记住,成为后人心中的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