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刘昌义被日军包围,见突围无望,他率部投日,谁知1年后,他带3万多人,从日军军营强势杀出,歼敌600余人! 刘昌义这辈子干过三件大事——假投降骗日军、带三万人杀出敌营、最后在上海起义投了共产党。 这位西北军出来的老将前半辈子活得跌宕起伏,中原大战那会儿跟着冯玉祥反蒋,打得中央军够呛。 后来蒋介石记仇,硬是让他回家种地去了。 1937年卢沟桥枪声一响,刘昌义在家坐不住了。 他拉队伍打游击,从几百号人发展到近万人的豫北游击队。第一战区看他是块打仗的料,给个少将司令的头衔,发钱发粮发装备。 可这人有个毛病——爱跟八路军走得近。等国民党开始搞反共那套,上头就断了他们的补给。 1940年摊上大事了。日本鬼子把刘昌义困在河南温县,说是让游击队给国军主力殿后,结果国军拍拍屁股跑了。 刘昌义带着弟兄们跟日本人死磕,从万把人打到只剩几百号。眼看要全军覆没,日本人倒先喊停了——他们看中刘昌义带兵的本事,想收编这支"杂牌军"。 老刘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假意投降当了华北伪政权第15路军总司令,暗地里拿日本人的装备招兵买马。一年时间,队伍滚雪球似的涨到三万多。 等到1941年9月,十几个日本军官来视察那天,刘昌义突然掀了桌子。 机枪扫射声里,十多个鬼子军官当场毙命,六百多日军跟着陪葬。三万人马杀出敌营时,把日本人都给打蒙了。 这手"诈降计"让老蒋乐开了花,封他当暂编15军军长。 后来凭着战功,刘昌义官至国军第19集团军副总司令。 可好景不长,老蒋终究信不过这个反过自己的西北汉子。到了打内战的时候,给个第七绥靖区副司令的虚职,连办公室都不用去坐。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夜,汤恩伯这些大官早溜了,临走前把51军军长的烫手山芋甩给刘昌义。 老刘这回学精了,带着四万多守军直接起义。解放军进上海时,他倒成了功臣。 要说这人后来的故事,有个挺有意思的后续。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刘昌义的儿子刘寿松作为抗日将领后代代表,在天安门观礼台上坐着。 老爷子生前总说"当兵的要知进退",这话倒是在他儿子身上应验了——刘寿松后来在上海市政协当委员,专门研究抗战史。 2021年清明,上海福寿园里新立了块抗日将领纪念墙,刘昌义的名字刻在头一排。他老家河南的乡亲们这两年还张罗着要修纪念馆,说是要让大家记住这个"假投降真汉子"的故事。 信息来源: 人民网《抗日名将刘昌义生平纪事》 新华网《上海起义将领后代讲述父辈故事》 中国军网《豫北游击队的抗战传奇》 上海市政协官网《政协委员刘寿松访谈实录》 河南日报《温县筹建抗日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