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deep talk# 2025年5月21日,我在钦州路100号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参加了《电子生命UnyBan产品发布会》。
和我参加过很多场关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活动最不同的感受就是,这场活动让我第一次接触并深深记住了“电子生命”这个概念。
心元精灵CEO、万物心联实验室副主任方禹杨表示实验室已形成“感知-心智-群智”的全栈技术体系,覆盖电子生命系列产品(CIoTBots)、数字生命系列服务(CIoTLife)、万物心联服务生态(CIoTHome)三大应用场景。
电子生命UnyBan,定位是一款AI情感陪伴的产品。它是一款具备自主心智成长算法与类人情感交互引擎的智能体,UnyBan突破了传统AI的机械交互模式,能够通过长期陪伴学习用户的行为习惯与认知模式,实现“越陪伴越懂你”。
也就是说UnyBan,更像是一个养成系的AI产品,用户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培养这个电子生命,最终自己的陪伴机器人也是独一无二的。
UnyBan也正在探索很多专属落地应用场景,比如服务型I-UnyBan,集成用药提醒、紧急呼叫等功能,可以情感交互以缓解人类的孤独感。
万物心联实验室与爱照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新讯集团达成UnyBan首发战略合作,未来应该能看到,这款电子生命在家庭、教育、康养等的落地。
在当下,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并不单纯是技术问题,更多的还是伦理问题,比如
-机器人的恐怖谷效应,
-机器人对人类工作的提效和代替,
-机器人在人类社会中权利,
-机器人的三大原则,
......等等等
我听了整场发布会,虽然实际上是一款AI陪伴机器人的产品,却很少提及“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惯用的词汇,反而反复强调“电子生命、情感寄托、类人心智”等拟人特征,这种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理解,无论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在逻辑理论上,都具有比较新的创新意义。
正如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万物心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郭斌教授表示,构建万物心联的服务生态,打造人机共生的未来空间,推动智能设备从“能推会算”向“有情有意”跃升,从工具向“生命体”进化。#AI创造营##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