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想着长姐平阳公主两度丧夫,不忍她继续守寡,便让她自主在朝中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想着长姐平阳公主两度丧夫,不忍她继续守寡,便让她自主在朝中选择中意的大臣。有人向长公主建议卫青,她却羞赧地说:“他曾是我的家奴,若选他,岂不是让他翻身做了主人?”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两度丧夫,日子过得孤苦伶仃。皇帝心疼她,干脆让她自己在朝中挑个中意的大臣再嫁。有人提到大将军卫青,公主却皱眉说:“他以前是我家奴,选他不是让他翻身做主人了?”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刘彻的长姐平阳公主正处于人生低谷。她是汉景帝和皇后王娡的长女,打小锦衣玉食,身份尊贵。年轻时嫁给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曹时,生了个儿子曹襄,日子过得挺滋润。可惜好景不长,曹时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公主守寡多年。后来她又嫁给汝阴侯夏侯颇,谁知这家伙不争气,跟叔父的姬妾搞出丑闻,最后吓得自尽,公主再次成了寡妇。两段婚姻都没个好结果,膝下还没个孩子,孙子曹襄又留在曹家,她的生活真是冷清得让人叹气。 汉武帝看姐姐这境况,心里不是滋味,就破例让她在朝中自己挑个男人,安慰她后半辈子。这在当时可是大事,毕竟公主身份高,婚姻从来不是小事。朝中有人瞅准机会,推荐了大将军卫青。卫青这人可不简单,他出身低得不能再低,原先是平阳公主府里的骑奴,干的是伺候人的活儿。可人家命好,靠着姐姐卫子夫当皇后,自己又屡立战功,硬是从泥腿子爬成了汉武帝的左膀右臂,风头正劲。 这推荐一出,公主却犯了难。她私下里跟人嘀咕:“卫青以前是我家奴,我要是选他,不等于让他从下人变主人了?”这话听着有点傲气,可细想想也不怪她。毕竟主仆身份差着十万八千里,搁谁身上都得犹豫。更别说卫青如今地位虽高,但根儿还是个寒门出身,跟公主这皇亲国戚比,门第差距明摆着。她这话传出去,朝堂上都炸开了锅,有人觉得她矫情,有人觉得她顾虑有理。 可这事没那么简单。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皇后,生的几个儿子都封了侯,卫家眼下是炙手可热。汉武帝听说姐姐的顾虑后,反倒乐了,觉得这门亲事挺有意思。他跟大臣们说:“朕娶了卫家的女儿做皇后,现在卫青再娶我姐,这不正好亲上加亲?”皇帝这么一表态,事情就定了调。公主再不情愿,也不好拧着来,最后还是点了头,同意嫁给卫青。 婚礼办得热热闹闹,长安城里锣鼓喧天,朝臣们纷纷道贺。这桩婚事表面看是公主下嫁,可实际上汉武帝也打着自己的算盘。卫青是抗击匈奴的主力,军功赫赫,卫家又跟皇室绑得紧,这门亲事等于把卫青更牢地拴在朝廷这边,稳固他的忠诚。政治上,这是一步妙棋;感情上,也算给公主找了个靠谱的归宿。 婚后,卫青跟公主相处得还不错。卫青常年在外打仗,回来时总会带些稀罕玩意儿给公主,挺上心。公主呢,也没闲着,操持家务,招呼下人张罗宴席,等着他回家。俩人岁数差不少,但日子过得平稳,没啥大风波。公主晚年有卫青陪着,总算不再孤单。卫青病逝后,公主伤心得不行,亲自挑了墓地,还交代后人把自己跟他葬一块儿。后来公主去世,真就跟卫青合葬在茂陵边上,墓碑上刻着俩人的故事,留给后人评说。 平阳公主这辈子嫁了三次,头两回都没好结果。第一次嫁曹时,夫妻感情不错,可惜曹时命短,她年纪轻轻就守寡。第二次嫁夏侯颇,本以为能有个依靠,谁知这人品行不端,闹出丑闻自尽,害得公主又落单。这两段婚姻让她备受打击,也难怪她对第三次婚姻这么谨慎。选卫青时,她那句“家奴翻身做主人”不光是身份顾虑,还透着对前两次失败的阴影。她怕再选错人,怕日子再起波折。 再说卫青,他这辈子简直是逆袭教科书。从平阳公主府的骑奴,到大将军,这路走得太硬核。他姐姐卫子夫进宫当了皇后,给他开了挂,但他也没全靠裙带关系。打匈奴那几仗,他次次拿命拼,功劳摆在那儿,谁也挑不出毛病。娶公主对他来说,既是荣耀,也是压力。毕竟公主身份高,他再厉害也得小心伺候着。可从结果看,他干得不错,夫妻俩没啥大矛盾,算得上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