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花园口决堤后,汹涌黄河水以“悬河”之势向南奔涌,豫东平原瞬间沦为泽国。照片中灾民乘坐的木船多为内河运输的“摆渡船”或“瓜皮船”,这类船只本用于短途航运,此时却成为数十万灾民逃离灭顶之灾的唯一希望。 据1938年7月《申报》记者发自河南周口的报道:“每船挤三十余人,船舷没水三寸,桨声与婴儿啼哭混作一团。船家不敢划快,生怕浪头翻船,两岸漂浮的尸体不时擦过船帮。”木船多由灾民自发征用,船篷用破棉被或芦席搭建,载重远超安全极限,仅中牟县就有27艘渡船因超载沉没,数百人葬身洪流。
1938年花园口决堤后,汹涌黄河水以“悬河”之势向南奔涌,豫东平原瞬间沦为泽国。照片中灾民乘坐的木船多为内河运输的“摆渡船”或“瓜皮船”,这类船只本用于短途航运,此时却成为数十万灾民逃离灭顶之灾的唯一希望。 据1938年7月《申报》记者发自河南周口的报道:“每船挤三十余人,船舷没水三寸,桨声与婴儿啼哭混作一团。船家不敢划快,生怕浪头翻船,两岸漂浮的尸体不时擦过船帮。”木船多由灾民自发征用,船篷用破棉被或芦席搭建,载重远超安全极限,仅中牟县就有27艘渡船因超载沉没,数百人葬身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