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到底消灭了多少日军?又淹死了多少民众?真实数

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到底消灭了多少日军?又淹死了多少民众?真实数据你可能不信......    1938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正进入白热化。日本军队在华北战场上势头凶猛,步步紧逼,直奔武汉而来。武汉要是丢了,国民政府的命根子就危险了。蒋介石和他的军事团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办?6月,他拍板决定: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放水淹日军。这不是心血来潮,早在1935年,德国顾问就提过这主意,说黄河洪水能当“天然武器”。1938年5月底,日军逼得太近,蒋介石坐不住了,在军事会议上反复掂量,最终下了命令。 计划最初想在赵口动手,但那儿没炸成,6月9日改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开干。国民党军队挖开大堤,炸药一响,黄河水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哗啦啦冲出去,河南、安徽、江苏三省瞬间变水乡。这场洪水淹了5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形成了所谓的“黄泛区”。蒋介石的目的很简单:用洪水拖住日军脚步,保住武汉,给自己喘口气。   从军事上看,这招还真有点用。洪水冲毁了日军的补给线,把他们的进攻节奏打乱了。历史记载,日军在洪水里损失了大约2000人,装备也泡了不少汤。国民党这边呢,趁机调整防线,拖了几个月时间。可问题是,这效果也就到此为止了。日军没被彻底挡住,10月还是拿下了武汉。2000人的损失对日军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他们总兵力几十万,这点伤亡根本不疼不痒。所以说,蒋介石这招“以水代兵”,听起来威风,实际收效却小得可怜。   但对老百姓来说,这场洪水就是灭顶之灾。政府压根没来得及通知下游群众撤离,大堤一炸,水一来,多少人睡着觉就被淹死了。据官方统计,直接溺亡的平民有89万人,这还不算完。洪水退后,田地被淤泥埋了,庄稼全毁,饥荒和瘟疫接踵而至。1938年到1943年间,因灾荒和疾病死的,估计有40万到50万人。尤其是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饿死的人数从70万到300万不等,具体数字没人说得清,但那惨状是实打实的——树皮啃光了,草根挖没了,甚至人吃人的事都发生了。 这89万是怎么来的?这是1947年国民政府自己统计的数字,虽然可能有水分,但大致靠谱。当时河南人口3000多万,89万占了3%,加上后续死亡的,影响的人口可能上千万。相比之下,日军2000人的损失,简直不值一提。这笔账算下来,蒋介石为了拖延日军,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蒋介石为啥这么干?他不是不知道洪水会淹死人,但那时候形势太紧急。日军要是打下武汉,国民政府可能就撑不下去了。他在回忆录里说,这是“以空间换时间”,没办法的办法。可这“没办法”也太狠了点。有人替他辩解,说这是战争时期的非常手段,换谁都得硬着头皮上。但回头看,89万条人命换2000个日军,值不值?况且洪水过后,黄河改道,土地盐碱化,农业废了,后续灾荒一波接一波,等于给日本人省了子弹。 再说执行过程,国民党压根没组织好。炸堤前没大规模疏散群众,炸完后救灾也跟不上。1942年,美国记者白修德拍了灾民的照片给蒋介石看,他才拨了3亿法币救灾。可这钱呢?大多被贪官吞了,灾民手里没见着几毛。1943年小麦丰收,情况才好点,但郑州人口从30多万掉到4万不到,民生早就崩了。   蒋介石这事儿干得太绝,后人评价都不留情。1944年他提“以德报怨”,想给自己的形象洗白,可花园口这档子事,谁忘得了?1949年他败退台湾,1975年死在台北,这段历史还是跟着他。有人说他抗战有功,但花园口决堤这笔账,功过没法抵。军事上没赚多少,民生上亏得一塌糊涂,国民党治理的无能也暴露得淋漓尽致。 这还不算完,洪水改了黄河的流向,生态破坏延续几十年。黄泛区土地到解放后才慢慢恢复,代价不是一般的大。现在看数据,89万对2000,这反差让人心里发凉。蒋介石想用洪水当武器,结果武器没伤敌,先把自己人淹了个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