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飞虎队员,击落过六架日机,4次成功飞越死亡之线“驼峰航线“,自身也曾被日机击落过3次,幸而大难不死,晚年蹬三轮车为生,离世前在岳飞墓前痛哭,他就是抗日英雄吴其轺 2010年,杭州西湖边的岳王庙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岳飞塑像前,久久凝视,泪水滑过他布满皱纹的脸庞。这位老人名叫吴其轺,曾是一名驰骋蓝天的飞虎队飞行员,如今已是耄耋之年。 "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老人轻声诵读着岳飞的千古名篇,声音虽轻,却饱含着一生的坚韧与不屈。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年轻时他曾多次拜访这位精忠报国的古代英雄。在所有的诗词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这首《满江红》,因为他的一生,何尝不是在追寻着同样的家国情怀。 若要追溯这位老人的晚年,必须回到1974年。那一年,已经56岁的吴其轺从监狱中走出来,此时他已在铁窗中度过了整整24年。入狱时他尚且年轻,出狱时已是满头白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了二十多岁。曾经叱咤云霄的飞行员,如今连份正经工作都难以找到。 最终,这位曾经的抗日英雄,在杭州清波针织手套厂开始了蹬三轮车的新生活。每天,他要推着载重600斤的货物,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日薪只有1元2角。这一干就是六年,无论酷暑严寒,无论是否下雨,年近六旬的老人每天都要工作,没有一天休息。 "那时候,我们一家四口住在只有12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每月房租3块3毛钱。"多年后回忆起这段岁月,吴其轺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坚韧的光芒。体力劳动消耗巨大,他每顿饭要吃一斤以上的食物才能维持体力。 杭州有名的小包子,三个才一两重。吴其轺和两个儿子一起,一顿至少要吃两斤,约60个小包子。为了不让人侧目,他们会连续去三家饭馆分开吃,这样一来,虽然多喝了9碗汤,却显得文雅许多。生活的艰辛并未压垮这位老英雄的脊梁。 直到1980年,政治风向转变,吴其轺终于平反昭雪,恢复了政治名誉。因为当初在农场开矿时积累的对化石的知识,加上他精通英语,他被分配到杭州大学地矿系的标本实验室工作。从蹬三轮车到大学标本员,命运终于给了这位老飞行员一点晚年的慰藉。 当吴其轺站在岳飞墓前流泪时,恐怕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曾经是一名驰骋蓝天的英雄飞行员。他的人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剧,从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到空战英雄,再到遭遇冤狱的政治犯,最后成为蹬三轮车的平凡老人。 1936年,正在青岛师范大学读书的吴其轺看到一则黄埔军校笕桥中央航校招生的告示,霎时心潮澎湃。那是一个国家危亡的年代,日军已侵占东北,民族存亡岌岌可危。带着"只想杀敌报国,夺回东三省"的赤诚,他甚至没等父亲回信就毅然从师范大学退学,投身航空事业。 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1941年6月22日。那天,吴其轺在成都机场遭遇日机空袭。他与机长洪养浮共同驾驶着毫无作战能力的教练机准备疏散,不料在岷江快活林一带与日本战机相遇。在离江面仅40米的高度,吴其轺的飞机被击中落水,他的臀部、腿部多处受伤。更为可怕的是,日机担心中国飞行员没死,又一个俯冲下来扔下了一串炸弹。吴其轺的臀部中了4弹,若非飞机金属部件的阻挡,子弹早已穿透他的身体。 在水中昏迷的吴其轺被当地百姓冒险救起。他至今记得,由于飞机发动机起火,周围的江水烫得通红,许多救他的百姓都被烫伤了。这次事故让吴其轺在广元养伤一年多,1942年,国民政府发给他二等三级伤残军人证书。 但烈火真金不怕炼。伤愈后的吴其轺找亲属开出假证明,坚持回到部队继续抗战。他常说:"日军残忍至极,为中国多一名飞行员,多一份力量,哪怕牺牲自己也是值得的。"凭借顽强的毅力,他在几个月内完成了恢复训练,重返蓝天。 1945年,抗战胜利。吴其轺作为空军代表,亲眼目睹了9月9日上午9点的日军投降仪式。因作战英勇,他获得了盟军司令部的特别嘉奖,被授予"飞行优异十字勋章"和"航空奖章"。战争结束后,吴其轺被派往美国留学,194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美国西点军校航空分校。 然而,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1949年,身在东南岛屿已是中校军衔的吴其轺收到了父亲的来信:"叶落归根!国民党之所以败走台湾,完全是因为腐败透顶!当年我支持你们兄弟参加抗日战争;今天,我希望你回到大陆,跟着初升的朝阳!跟着共产党!建设我们的新中国!" 这封信让吴其轺做出了改变人生的决定。借助美国空军少校同学John的轰炸机,他先到香港,随后联系上共产党组织起义投诚。据他的战友回忆,吴其轺离开的第二天,军队就传达了通缉命令:"凡是看见吴其轺,格杀勿论!"幸运的是,他只在香港停留了六天就安全离开,否则可能已成为"海湾里的不明浮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