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2025年,山东德州,儿媳因病去世后,72岁的婆婆独自照顾患病的亲家18年,每天

2025年,山东德州,儿媳因病去世后,72岁的婆婆独自照顾患病的亲家18年,每天往返4公里照顾瘫痪的亲家公和因脑血栓无法自理的亲家母,亲家公去世后,婆婆干脆把亲家母接到自己家照顾。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山东德州的一个农村家庭里,72岁的马玉兰过着和许多老人一样平凡的生活,她没有什么特别的身份,也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坚持了十八年的一件事,感动了身边许多人。   2007年,儿媳被确诊为尿毒症,病情严重,需要长期透析治疗,这个家庭原本就不富裕,突如其来的病痛打破了所有的平静。   儿媳的父母身体状况也很差,亲家公因瘫痪卧床多年,生活无法自理;亲家母则患有脑血栓,连行走都困难,说话也不太清楚。   儿媳住院治疗的同时,两个老人无人照料,那时候马玉兰就和丈夫一起做了个决定,不光照顾儿媳和孙子,也要帮着照看亲家。   从那一年开始,马玉兰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起床,做饭、收拾东西,然后步行去亲家家,两家相隔大约两公里,她每天要往返一次,来回就是四公里的路程。   她给亲家公擦身、翻身、换尿布、按摩腿脚,给亲家母做饭、喂药,还帮她洗脸洗脚。   等忙完这些,她再回家做午饭,照顾年幼的孙子,安排他吃饭学习,饭后,她常常还要再跑一趟亲家家,把中午的便当送过去,或者收拾上午没来得及处理的事情。   亲家家房子老旧,卫生条件不好,冬天格外冷,夏天蚊虫多,马玉兰几乎每天都要带着打扫的工具和一些生活用品。   有时候刮风下雨,她也照样走过去,有一年冬天路上结冰,她摔了一跤,膝盖青了半个月,但第二天还是一早出门。   照顾儿媳那几年,她也没放松,去医院陪着透析,回来照料饮食起居,一直坚持四年,她给儿媳做低盐低蛋白饮食,每一顿饭都单独准备,食材也要比别人精细,即使很累,她也没请过护工,也没向别人求过帮忙。   2011年,儿媳的病情恶化,最后的几天里,她守在病床边,尽力把人照顾得干干净净。   等儿媳去世之后,她没有停止对亲家公和亲家母的照顾,人们都以为她可能会放下这一切,但她没有,每天的往返依然继续,做饭、喂药、翻身、按摩,每天都做,一天也不落。   2014年,亲家公病情恶化,没能挺过去,出殡的时候,马玉兰站在灵前忙前忙后,像是家里的一分子。   葬礼过后,她不放心亲家母一个人住,怕她摔倒,怕她病发没人知道,她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把亲家母接到自己家住。   这决定让不少人觉得不解,毕竟两家本来没有血缘关系,儿媳也已经去世,很多人劝她送养老院,但她没有听,觉得亲家母年纪大了,在家有人照应,心里也踏实。   她收拾出一间干净明亮的房间,按着亲家母的习惯布置好床和用品,每天亲手做饭,每天帮她洗漱,晚上睡前还去她屋里看看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这些年来,她的身体也不如从前,腿脚变得不利索,眼睛也花了,但每天早晨五六点她照旧起床做饭,天热了给亲家母擦身、剪指甲,天冷了添衣盖被,亲家母夜里睡不踏实,她也常常半夜起来看看有没有出汗或口干。   亲家母虽然年纪大,话不多,但常常看着她点头、掉眼泪,马玉兰从没说过什么感人话,也从不在别人面前讲自己的事,村里人问起,她只说,自己做得过得去,心里就踏实。   从2007年到2025年,这十八年里,她没有停歇,没有把责任推给别人,也没有期望从谁那里得到什么回报。   她做的每一件事都细致、实在,也从来没有怨言,她没有把亲家当外人,更没有因为对方不是亲戚就少尽一分力。   她的生活仍然朴素,一日三餐、洗衣做饭、照料老人,她的屋子干净整洁,柴米油盐安排得有条不紊,她走路有些缓慢,手上也起了茧,但她的眼神清澈,做事有条不紊。   马玉兰这一生没离开过村庄,但她用自己的行动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什么是亲情,不是所有的亲情都靠血缘维系,有时候,一份承诺,一份坚持,就能撑起一个家庭的尊严和温暖。   她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到了该尽的本分,可正是这样真实而普通的坚守,才最能打动人心。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