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经说过,自己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 比较一下毛主席和蒋介石早期的经历,确实如此,毛主席是从文,蒋介石是从武。 毛主席从小上私塾,后来上新式小学,长大后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虽然中间也当过半年的兵,但总体上走的都是一条文化之路,从文化来寻找救国之道。 而蒋介石,小时候就顽劣,不喜欢读书,长大后考入了保定军校,后来又去了日本,进入东京振武学校深造,走的是一条从军之路,想用军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更典型的是在1924年,这一年,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为当时国共合作,毛主席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当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不久后,还被汪精卫推荐担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负责国民党的宣传工作。 也是在这一年,蒋介石迎来了一个改变他人生命运的机会,就是担任刚刚成立的黄埔军校校长,从此,蒋介石靠着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统一了全国,领导了抗日战争,“黄埔军校校长”这个身份,也成为蒋介石最看重的身份之一。 这个时候,刚刚取得“枪杆子”的蒋介石肯定不会想到,自己以后会输给那个代理宣传部长的“笔杆子”毛泽东。 当然,毛主席可不只是有“笔杆子”,他对“枪杆子”同样很重视。 3年之后,也就是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无数共产党人惨遭杀害,毛主席痛定思痛,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伟大论断,认为干革命不能光靠“笔杆子”,更要靠“枪杆子”,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不再惧怕反动派! 从此,毛主席左手“笔杆子”,右手“枪杆子”,双手互搏,左右开弓,能文能武,最终打败了只有“枪杆子”的蒋介石,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参考资料:《毛泽东传》《蒋介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