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2月,戴笠在北平邀请五十个汉奸吃饭,待众人到齐后,戴笠说:现在公布逮捕名单。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大地上既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志士,也滋生了大批卖国求荣的汉奸。 在日军铁蹄肆虐中华的岁月里,这些民族败类与侵略者沆瀣一气,将屠刀挥向自己的同胞。 其中有个叫王克敏的败类,用老百姓的血泪铺就了自己的富贵路,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王克敏早年混迹于奉系军阀,靠着阿谀奉承的本事混了个不大不小的官位。 日本人占领东三省后,这个见风使舵的家伙立刻嗅到了"机遇"。 他背着张作霖偷偷和关东军勾搭,把奉军驻防情况、粮草储备等机密情报当投名状。 日军参谋部的档案里至今保存着当年他亲笔写的效忠信,字里行间尽是"共建大东亚共荣圈"之类的无耻谰言。 1937年底南京沦陷,日军扶持的伪政权急需本地代理人。 王克敏这个"老熟人"自然被委以重任,当上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据北平警察局留存档案记载,这个汉奸上任头三个月就强征了二十万石粮食,把老百姓家里的存粮搜刮得颗粒不剩。 寒冬腊月里,北平街头冻饿而死的百姓横尸遍地,他却坐在暖阁里数着日本人赏的金条。 军统局早盯上了这个祸害。 1938年春,戴笠亲自部署了锄奸行动。 三个行动组埋伏在煤渣胡同,眼看着王克敏的汽车驶来,突然斜刺里冲出辆黄包车挡住去路。 枪声大作间,子弹把汽车打得千疮百孔,谁知这老狐狸临时换了座驾,坐在副驾驶的替身成了冤死鬼。 这次失手让王克敏成了惊弓之鸟,此后出门必带三十人卫队,连去茅房都有四个保镖守着。 随着汪精卫投敌,南北伪政权开始合流。 王克敏表面上和汪伪集团称兄道弟,暗地里较着劲争宠。 日本特务机关的调解记录显示,这两个汉奸头子曾为争夺鸦片专卖权在会议上拍桌子对骂。 不过狗咬狗的闹剧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 1945年8月15日,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北平,王克敏办公室的花梨木桌上,还摆着没写完的《东亚新秩序建设方案》。 这个作恶多端的汉奸倒是"识时务",当天就翻出珍藏的勃朗宁手枪准备自尽。 正哆嗦着扣扳机时,秘书送来份重庆方面的通电。 老蒋在电文里信誓旦旦保证,只要汉奸们"幡然悔悟",政府定会"宽大为怀"。 王克敏盯着电报反复看了三遍,蜡黄的老脸突然泛起红光,忙不迭叫人备车去联络"反正"事宜。 戴笠的请柬来得正是时候。 1945年9月27日,北平东交民巷六国饭店灯火通明,几十个汉奸穿着崭新的中山装,个个脸上堆着讨好的笑。 他们哪知道,军统特务早把饭店围得铁桶一般。 酒过三巡,戴笠突然摔杯为号,埋伏的士兵破门而入。 有个汉奸还想打哈哈:"戴局长这玩笑开大了吧?" 话音未落就被反剪双臂按在餐桌的龙虾盘子里。 王克敏倒是镇定,整了整衣领跟着往外走。 可到了牢里就露了原形,成天扒着铁栅栏喊冤。 后来听说要移交南京受审,这个曾经威风八面的汉奸头子,用裤腰带在牢房水管上打了个死结。 等狱警发现时,他那双三角眼还瞪得溜圆,活像条被踩烂的毒蛇。 戴笠这招"请君入瓮"着实高明。 后来解密的中统内部报告显示,当时全国待捕汉奸名单有两万多人,稍有不慎就会打草惊蛇。 用庆功宴当诱饵,既能让这些惊弓之鸟放松警惕,又能一网打尽省去追捕之苦。 据说庆功宴当天,六国饭店后厨准备的五坛花雕酒,倒有三坛原封不动地退了货。 军统压根没打算让这帮败类喝痛快。 那些年跟着日本人吃香喝辣的汉奸们,临了才发现自己不过是秋后的蚂蚱。 有档案可查的就有四百多汉奸在受审前自尽,吞金跳楼上吊喝药,死法五花八门。 倒是北平老百姓听说王克敏死讯后,自发凑钱买了十万响鞭炮,在德胜门城楼下放了整宿。 崩碎的红纸屑铺了满地,远远看去像条血染的河。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人民网——盘点:抗日战争时期祸国殃民的大汉奸及其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