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61年,75岁的前北大校长蒋梦麟,见到53岁的徐贤乐,张开的嘴巴就合不上了,

1961年,75岁的前北大校长蒋梦麟,见到53岁的徐贤乐,张开的嘴巴就合不上了,被迷的神魂颠倒。为了能和她结婚,他向介绍人保证:"我的身体没有毛病,一切正常,一定能让她幸福!不久后,却悔得肠子都青了,以“不堪徐娘虐待之苦”请法院判决离婚。 唉,说到底,这叫“英雄难过美人关,晚节不保夕阳残”,一代学界泰斗,竟在古稀之年栽了这么个大跟头,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蒋先生的第一段婚姻,是与孙玉书女士,那是旧时代的包办婚姻,情感基础可能并不那么深厚,后来两人也是以离婚收场。真正让他体会到家庭温暖和情感慰藉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陶曾谷女士。 陶夫人温婉贤淑,知书达理,与蒋梦麟相濡以沫数十载,感情极深。她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精神上的知己。有这么一位贤内助,蒋梦麟在学术和事业上也能更加专注。 然而,天不遂人愿,陶夫人在1958年先他而去,这对年事已高的蒋梦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老伴儿走了,家里一下子就空了,那种孤寂感,就像冬夜里的寒风,飕飕地往骨头缝里钻。对于一个习惯了温暖和陪伴的老人来说,这种精神上的空虚是最难熬的。 徐贤乐的出现,仿佛给蒋梦麟昏暗的晚年生活点亮了一盏灯,尽管这灯后来证明是“鬼火”。徐贤乐可不是什么简单角色,她出身名门,又曾是外交官夫人,在上流社会里长袖善舞,深谙交际之道。 虽然年过半百,但保养得宜,风韵犹存,加上刻意为之的温柔和仰慕,对于一个情感上极度渴望慰藉的老人来说,杀伤力太大了。蒋梦麟或许在她身上看到了久违的活力,感受到了被需要、被崇拜的错觉。 他可能觉得,这么一个有魅力的女人,愿意陪伴自己度过余生,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他太需要填补陶夫人走后的情感空白了,以至于有些饥不择食,失去了往日的睿智和判断力。 这份突如其来的“爱情”,很快就招来了朋友们的担忧。胡适先生当时身体已经很差了,还躺在病床上写信给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徐贤乐就是个“拜金女”,图的是他的钱财和地位,还列举了徐贤乐以往的一些不光彩事迹,劝他三思。 除了胡适,就连宋美龄也通过陈诚向蒋梦麟转达了她的看法,认为徐贤乐声名狼藉,与蒋梦麟的身份地位实在不相称,这桩婚事有损蒋先生的清誉。 可惜,这些金玉良言,蒋梦麟一句也没听进去。他当时就像被灌了迷魂汤,觉得所有劝他的人都是嫉妒他老来得福。 他甚至还急吼吼地向介绍人保证,自己身体硬朗,绝对能给徐贤乐幸福。这种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也反映了他内心的不安全感和对这份迟来“爱情”的盲目执着。 这段婚姻对蒋梦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婚后不久,徐贤乐就露出了真面目,以“理财”为名,将蒋梦麟的财产悉数控制,包括他为女儿积攒的钱款也未能幸免。 蒋梦麟这位曾经的北大校长,晚年竟落到每月只有200台币零花钱的窘境,连买份报纸都要看妻子脸色。 让他心寒的是,徐贤乐不仅在经济上苛待他,生活上也毫不关心,在他生病住院时,竟为了省钱要求转到三等病房,甚至为了所谓的“风水”,在他病重时将他的户口迁出。 这种种行径,彻底击垮了蒋梦麟的精神,也加速了他身体的衰败。最终,这段仅仅维持了两年多的婚姻,以一场沸沸扬扬的离婚官司告终,蒋梦麟付出了50万新台币的巨额赡养费,身心俱疲,名誉受损,不久后便因肝癌离世。 信息来源:《蒋梦麟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