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太阳]1993年,一艘中国科考船在海上意外被一艘货轮狠狠撞击,船体最终沉没。船

[太阳]1993年,一艘中国科考船在海上意外被一艘货轮狠狠撞击,船体最终沉没。船上的107名科考人员拼命向外求助,可肇事货轮却冷漠离去,丝毫没有伸出援手。这场悲剧夺走了三名队员的生命,而至今,肇事方也未作出任何赔偿。 1993年5月2日凌晨,韩国济州岛附近海域,中国科考船“向阳红16号”被一艘外籍货轮猛烈撞击,船体破裂,三名科考人员最终没能逃出这片冰冷的海水,而撞船的货轮却冷眼旁观,没有伸出援手。 这艘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目标是西太平洋,任务是调查海底矿产资源。船上载着107名科考人员,大部分来自宁波分局,很多人是第一次参加远洋任务。他们带着兴奋和期待,计划在16个月后完成任务,期间还会在美国夏威夷停靠,获取联合国发放的津贴。 “向阳红16号”不是一艘普通的船。它1981年在上海沪东船厂建成,排水量达到4400吨,能跑一万海里的航程,航速最高19节,抗风抗震能力在当时的世界科考船中名列前茅。 船上装满了各种实验设备,足够科学家们在海上完成复杂的观测和研究。这艘船多次前往北冰洋、南极海域和南太平洋,帮中国在国际科研领域挣了不少面子,甚至被联合国称赞不比美苏日的顶尖科考船差。 事故发生在5月2日凌晨三四点钟。科考船已经提前跟韩国方面报备,雷达也侦测到附近有渔船活动。船员以为渔船只在海岸附近作业,放松了警惕,把防撞雷达关了。没想到,一艘名叫“银角号”的塞浦路斯籍货轮突然朝科考船冲过来。 按国际规则,商用货轮得给科考船让路,但“银角号”完全没减速,直直撞上了“向阳红16号”的侧面,撞出一个五米宽的大洞。货轮倒车离开时,还让破洞更大了。 警报声刺破了深夜的寂静。船长金明奇当机立断,组织大家穿上救生衣,迅速撤离到船头。船体倾斜得越来越厉害,他判断船很快会沉,命令所有人跳进海里,避免被卷进海底。 他自己跑到备用小艇想启动救援,但小艇也在撞击中坏了,根本没法用。107名科考人员只能泡在冰冷的海水里,靠救生衣漂浮。 金明奇向不远处的“银角号”发出求救信号。让人愤怒的是,“银角号”的船长直接拒绝帮忙,甚至准备开船离开。科考人员在海水里冻得发抖,有的已经意识模糊。眼看着“向阳红16号”的甲板一点点被海水吞没,“银角号”才勉强同意让幸存者上船。 登上“银角号”后,金明奇清点人数,发现三名科考人员已经遇难。他找到货轮船长李才渊问责,但对方态度冷漠,不给任何解释。更过分的是,货轮上没人给中国科考人员提供食物或医疗帮助,所有人只能在甲板上干等着。 中国海洋局接到求救电话后,马上派出一艘名叫“德意志号”的救援船赶往事发海域。救援船的船长李强带着船员全速前进,在韩国边境海域追上了“银角号”。 对方一开始不肯停船,李强多次警告没用后,只好让救援船撞了一下“银角号”,才逼得对方停下来。经过一番交涉,“银角号”终于同意把中国科考人员转到“德意志号”上。 5月5日,104名幸存的科考人员安全回到中国。但这事远远没结束。中国损失了一艘先进的科考船和三名优秀的科学家,政府向韩国提出赔偿要求,因为“银角号”当时挂着韩国旗帜。 韩国却说责任全在“向阳红16号”,甚至否认知道撞船的事。直到中国拿出证据,证明“银角号”明显失误,韩国才承认了一点责任。可对于遇难者的赔偿和道歉,韩国一直没给个说法。 后来调查发现,这场事故可能不是意外。有人怀疑“银角号”的船长李才渊故意撞船,可能是想抢夺科考船上的设备或数据。还有人觉得,科考船的雷达那晚被关,可能跟船上有人故意破坏有关。中国政府对这些疑点展开了调查,想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起事故给中国海洋科研留下了沉重的教训。国际合作中,哪怕是科学任务,也得时刻保持警惕。国家的权益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不能指望别人的善意来保护。希望未来能有公正的结果,给遇难的科考人员和他们的家人一个交代。#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参考资料:1993年5月2日 我国“向阳红16号”考察船与外籍船相撞沉没 来源 : 央视网2013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