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齐齐哈尔某酒店惊现11枚定时炸弹,排爆专家于尚清成功拆除10枚后,在剪第11枚炸弹的引线时,炸弹突然爆炸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03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某酒店大堂里,服务员擦桌子时突然发现墙角有个奇怪的包裹。 深灰色帆布裹得严严实实,表面还缠着几根红蓝电线。 民警老于接到电话时正在家里泡脚,搪瓷盆里的热水刚漫过脚脖子。 局长在电话里说全城找不出第二个懂炸药的人,老于把湿漉漉的脚踩进布鞋就往现场赶。 酒店门口已经围了两层警戒线,看热闹的群众伸着脖子往里瞅。 老于蹲在炸弹跟前仔细端量,这是个土造的家伙事儿。 闹钟改装的定时器,五号电池接雷管,炸药包用透明胶带缠了七八圈。 他摸出钥匙串上的小剪子,汗珠子顺着鼻尖往下滴。 第一根蓝线剪断,定时器的滴答声停了。 第二根红线断开,雷管指示灯灭了。 当最后一根黄线被掐断,在场二十多个警察同时呼出一口大气。 还没等老于直起腰,二楼宴会厅又传来尖叫。 第二个炸弹藏在吊顶夹层里,这次还加了玻璃珠当弹片。 老于的制服后背洇出大片汗渍,手指头因为长时间捏着剪子直哆嗦。 拆到第五个炸弹时,他管同事要了张信纸,蹲在消防通道里写了份遗嘱。 纸上最后写着:"要是这回交代了,把我那件新警服留给儿子。" 从晌午干到日头偏西,老于总共拆了十个土炸弹。 每个炸弹结构都不重样,有的用BB机当遥控器,有的在炸药里掺铁钉。 拆第十个的时候,老于两条腿已经不会打弯了,全靠扶着墙才能站起来。 酒店经理哭着说厨房冰柜底下还有个会冒热气的包裹,老往出渗黑水。 第十一颗炸弹比前头那些都邪乎。 老于刚剪开胶带,就闻着股刺鼻的酸味。 定时器屏幕亮着倒计时,只剩不到三分钟。 他眯起眼睛瞅线路板,发现这回红蓝电线底下还藏着根头发丝细的铜线。 外头突然有人喊他儿子来电话了,老于手一抖,剪子尖刚碰上铜线就炸了。 等老于醒过来已经是三天后,浑身缠得跟木乃伊似的。 大夫从他身上夹出103块弹片,最大的有硬币大,最小的像芝麻粒。 左眼彻底看不见了,右耳整天嗡嗡响。 局里领导来看他,说那个丧良心的罪犯后来逮着了,是个倒腾炸药的二道贩子,喝多了跟酒店经理置气才干出这缺德事。 往后十年,老于成了活着的天气预报。 每逢阴天下雨,骨头缝里的弹片就往外冒酸水。 止痛片从每天三片吃到一把把往嘴里塞,后来胃出血进了三次医院。 2013年秋天,老伴发现他倒在卫生间,手里还攥着没拧开的药瓶。 追悼会上摆着他那件叠得板板正正的新警服,袖口三道杠的金色警徽擦得锃亮。 当年被老于救下的酒店如今改成了老年活动中心,门口保安亭墙上挂着泛黄的感谢信。 偶尔有老街坊跟年轻人念叨:"知道不?咱这儿出过个铁打的警察,身上带着百十来个炮仗片儿,硬撑了整十年。" 说这话的人总要朝西边努努嘴,那边山坡上有块青石碑,清明时节总摆着几束野山花。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齐鲁网——郭喜林:向拆弹英雄于尚清致以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