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鱼为了不被吃有多努力?它们进化了亿万年,练出了高达160公里的时速,可它们一旦停下来,就会被海水淹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辽阔的海洋中,有一种鱼从来没有停下来休息过,它不是因为贪玩,也不是因为好动,而是因为一停下来就会死,金枪鱼就是这样的生物。 它们不停游动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速度,而是为了活下去,为了不成为别的生物的猎物,为了不在深海缺氧中窒息,为了抵抗冰冷刺骨的海水,它们已经这样努力了几千万年。 金枪鱼的身体像一枚子弹,通体紧实,线条流畅,从头到尾呈现出典型的纺锤形,身体外表滑腻,有一层细微的黏液包裹,连鳞片也细得不易察觉,这些设计都是为了减少水中的阻力。 金枪鱼不能靠普通的鱼类那样靠肌肉抽动鳃盖进行呼吸,它们必须持续让水从嘴进入,经过鳃部才能完成换气,如果它们停下来,水流中断,氧气就进不了身体。 它们的速度是生命逼出来的,金枪鱼可以在水中达到每小时160公里的高速,普通人类在地面上跑不过它,更别说在水下,但这种速度并不是随便就有的。 它们体内的肌肉紧密,颜色呈深红,富含肌红蛋白,这种结构让金枪鱼的肌肉能长时间快速收缩,支撑它们持续不断地游动。 它们的尾鳍非常特殊,不像一般鱼类那样宽扁,而是细长、坚硬,有点像月牙,摆动时可以产生强大的前进力量。 为了让身体在冰冷的深海中保持活力,金枪鱼体内还进化出一种类似“热交换”的系统。 动脉和静脉并排排列,温暖的血液经过时可以把热量传递给冷血回流的部分,从而保持整个身体的温度高于周围的海水十多度。 这种机制不像哺乳动物那样完全恒温,但足以在几百米深、只有几度的海水中行动自如。 它们的呼吸、体温、浮力、逃生,全都靠运动来维持,一旦不游,就会沉到深处,失去浮力。 金枪鱼没有鱼鳔,不能调整自己的上下位置,它们只能通过不断用尾鳍摆动,制造一个上升的力,来抵抗自身下沉的趋势,它们就像一架没有悬停功能的飞机,必须一直前进,哪怕稍微慢一点都可能带来致命后果。 金枪鱼睡觉的时候也不能停,它们的大脑不像人类那样全部进入睡眠状态,而是分成两个部分交替休息。 一边的大脑休息时,另一边继续保持清醒,控制身体游动,这种半睡半醒的状态是它们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殊能力,因为只要整个身体停顿,就会陷入无法换气和沉底的险境。 为了不被吃掉,它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拼命,刚孵化出来的金枪鱼只有几毫米大小,肉眼几乎看不见,它们在海水中必须比其他小鱼游得更快,否则马上就会被吃掉。 能活到成年的金枪鱼早已经过无数次生死考验,在成鱼阶段,它们的敌人是海豚、鲨鱼等大型捕食者,但靠着速度和集体行动,它们往往能甩脱追击。 成年金枪鱼不但为了逃生,也要进行远距离洄游寻找食物和产卵地,一年中大多数时间,它们都在跨越海洋,它们结伴而行,依靠群体减少水流带来的阻力,同时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有些老练的金枪鱼会游在前面,引导鱼群方向,它们对水温、水流方向、盐度等极为敏感,能精准判断何时该转向,何处可以觅食。 尽管它们在自然界中凭借体能取得了成功,但在面对人类的时候,速度已经不再是优势,渔民利用声呐可以轻易找到它们的位置。 在产卵季节,鱼群密集,成为人类捕捞的重点对象,为了提高捕获效率,渔船常常设下大网,一次捕捞数吨,整个鱼群可能在几分钟内就被带出水面。 金枪鱼特别是蓝鳍金枪鱼,因为肉质肥美,受到高端市场的追捧,一些国家的市场里,一条蓝鳍金枪鱼的拍卖价格可以达到令人震惊的数字。 人类靠技术和市场,把金枪鱼追逐生存的努力化成了经济收益,金枪鱼已经很难凭借自己的能力逃脱这种命运。 它们练就高速度,是为了生存而不是表演,它们不停游动,是为了呼吸、是为了保命,今天人们吃下一块金枪鱼肉时,很少会想到这块肉原本属于一个为了活命日夜不停游动的生命。 从鱼卵到巨鱼,从深海到餐盘,每一段旅程都充满了挣扎,金枪鱼没有选择逃避,它们选择了前进,这是它们的生存方式,也是它们唯一的方式。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人民资讯——停止游动会窒息而亡?进博会“金枪鱼王”开鱼仪式上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