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俄罗斯为啥放着远东这么大块地不开发,非要跟欧洲死磕呢?其实不是不想开发,实在是远

俄罗斯为啥放着远东这么大块地不开发,非要跟欧洲死磕呢?其实不是不想开发,实在是远东这块地,先天条件太 “拉胯”,投入产出比实在划不来。 先看地理环境,远东地区简直是 “大自然的冰箱”,从楚科奇到萨哈林岛,62% 的土地是永久冻土,冬天能冷到零下 50℃,夏天冻土一化,路面跟橡皮泥似的直鼓包。 2024 年俄罗斯交通部统计,在远东修 1 公里公路得花 1.2 亿卢布,是欧洲部分的 3 倍,而且每年能用的施工期就 4 个月,刚修好的路第二年就冻裂,比如 2019 年开工的 “东方天然气管道” 远东段,原计划 5 年完工,结果因为冻土问题拖了 7 年,成本超支 35%。这种地方建厂更是麻烦,光给厂房装地热保暖系统,就得烧掉全年利润的 25%。 再看人口,远东根本没人气,2023 年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数据,整个远东联邦区才 800 万人,还没莫斯科一个城市多,而且每年以 1.1% 的速度流失,马加丹州,十年间人口降了 13%,现在连个像样的修理厂都招不到工人,当地渔民捕的鱼都得雇中国司机运到黑龙江加工。 年轻人都往欧洲跑,远东 15-35 岁人口占比不到 40%,比俄罗斯欧洲部分低 20 个百分点。 2024 年《西伯利亚时报》调查,70% 的远东年轻人宁愿在莫斯科送外卖,也不愿回家乡挖矿 —— 毕竟在零下 40℃开挖掘机,跟在温暖的咖啡馆端盘子,谁都知道咋选。 经济账就更算不过来了,远东虽然有占俄罗斯 70% 的煤炭、40% 的天然气,但开发成本高得吓人,比如萨哈林 2 号油气项目,2003 年开工时预计投资 100 亿美元,结果因为环保要求、冻土施工等问题,最后砸了 200 亿美元,光建设期就耗了 11 年。 而俄罗斯对欧洲出口天然气,通过 “北溪 1 号” 管道,每年稳定进账超 200 亿欧元,成本不到远东项目的 1/5,再说制造业,远东 2022 年工业产值才 1.1 万亿卢布,仅占全国 5.5%,连双像样的皮鞋都得从中国进口,当地超市 60% 的商品都是 “MADE IN CHINA”,连蔬菜自给率都不到 35%,全靠从黑龙江省运过来。 历史包袱也不轻,俄罗斯从 17 世纪开始往远东扩张,整整花了 200 年才勉强控制这片土地,但一直当 “资源仓库” 对待,苏联时期在远东搞 “古拉格” 劳改营,强迫犯人挖金矿、砍木材,根本没搞过像样的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远东很多城镇还留着 1950 年代的破厂房,比如科雷马河畔的 “幽灵城市” 比利比诺,金矿挖完后,3 万居民一夜搬空,只剩锈迹斑斑的选矿设备在风雪里 “喝西北风”。 这种 “掠夺式开发” 导致远东至今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卖的永远是石油、木材这些原材料,附加值低得可怜。 这么一对比,俄罗斯的选择就好理解了:欧洲那边,虽说跟欧盟时不时闹点别扭,但好歹是传统市场,天然气管道一拧开,欧元就哗哗来;远东呢,砸钱如流水,见效比蜗牛爬还慢,还得防着邻居 “抢生意”。 所以宁可在欧洲跟北约 “掰手腕”,也不愿在远东 “砸冤枉钱”—— 毕竟,真金白银的现实利益,比虚无缥缈的 “远东梦想” 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