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八路军还没待一会,1200名日军就围了过来。激战一番后,八路军的子弹便打光了,就在危急时刻,这个地主又跑了过来…… 鬼子打进来那年,村里稍微有点钱的人都提着家当往内陆跑。偏偏宗子敬动也不动,每天就捧着杯热茶看地图。 有人问,“宗老爷,您咋不跑?”宗子敬就会淡淡一笑,回句“等鬼子呢。” 宗老爷年近七旬,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自然清楚这动荡年间最容易死的,反倒是揣着金银的羊羔。何况大家没了小家自然跟着遭殃,与其拖着一把老骨头来回跑,还不如留在这堵鬼子。 这会儿,宗老爷又看起地图。要说自家风水好,偏偏坐落在行军必经的大道;要说自家风水不好,算命先生又说过房建在这能挡灾。要不是算命先生的这句话,宗老爷倒也不至于这么尴尬。 好在他不怎么迷信,比起虚头巴脑的风水更信枪杆子。早年的灾大都是马匪,为了挡灾,宗老爷家里的院都是用青石砖铺的。只要马匪攻过来,只有自己打他的份儿,没有对方打自己的份儿。 而在自家地下,还有不少猎枪和弹药。靠着这个战术壁垒,只要鬼子不出火炮,宗老爷都敢碰上一碰,给邻里乡亲的争取些逃命时间。 又过了不知多少天,宗老爷算了算时间,说了句“该到了”。佣人一时没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直到村口的放牛娃回来传信,才知道八路军来了。 大军共有300名,大都是风尘仆仆、伤势各异的残军。宗老爷把报纸一收,让下人把八路军接过来款待款待,众人也就会了军。 带头的队长叫龙书金,如今满脸严肃。先前他带着部队转移会师,边打鬼子边撤退,如今不少战友负伤。虽说甩开一段距离,但不知道对方何时会追上。 因此龙书金表示稍作歇息就准备走,不料宗老爷却拦住了他。“好歹给战士们先换药,外边有眼线,不急这一时。”龙书金闻言,看了圈疲惫不堪的战友,于心不忍的点点头。 第二天清晨,人们就迷迷糊糊的听见动静,说鬼子来了。300名战士急忙起身,抄起家伙事就准备去镇上掩护村民撤退,却被宗老爷拦住了。 “人都撤完了,就在这打。”龙书金一听这话,打量起周围,这才发现墙上还有不少小眼,活脱脱是个战地碉堡。站在这墙后打鬼子是一打一个准,而对方的子弹只能打砖上。 没多久,乌泱泱的日军就杀了过来,枪火声不绝于耳。眼看着鬼子像麦茬一样倒下,龙书金却着急了——这一路上子弹本就打的不剩多少,要是弹尽粮绝,这壁垒也得不攻自破。 就在这时,宗老爷领着几个佣人过来,把手上的木箱往地上一撂。打开后,全都是崭新的猎枪和金灿灿的子弹。 “老人家,你这是救了战士的命!”龙书金说着,招呼起士兵换上新枪。没多久,鬼子千来号士兵就倒了近一半,鬼哭狼嚎地跑了。 事后,龙书金给宗子敬留了一面红旗才不舍离去,而晚年宗子敬每日最好做的差事就是品着小曲儿,看那红旗飘飘,仿佛当年的峥嵘抗日岁月,仍历历在目。 信息来源: 海报新闻 | 鲁北老区人民冒死三救龙司令 文 | 秦玖 编辑 | 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