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核酸大王”张核子在三年疫情期间趁机牟取“国难财”,通过核酸造假害了无数人,如今,他的结局令人拍手称快。 2020年2月的深圳湾,张核子站在新购置的别墅露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对岸香港的灯火。 这个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商人,刚刚将公司注册地迁至前海自贸区,手机里不断弹出各地卫健部门的合作邀约。 他转身对秘书说,"把'基因小屋'全部改装成核酸检测点,三个月内我要看到全国地图插满红旗。" 核子基因的加盟手册,在疫情期间成为投机者的圣经。 "32万加盟费,年利润45万"的承诺,让无数中小投资者趋之若鹜。 在河北邢台,某乡镇药店老板将计生用品货架改成采样窗口,在兰州机场,刚毕业的医学生经过两小时视频培训就穿上防护服。 至2021年底,这个以"百牌万店"为口号的检测帝国,已在全国织就54家直营实验室、565个加盟站点的密网,日均检测量突破百万。 2022年11月24日凌晨,兰州核子华曦实验室的实习生小李盯着屏幕上的阳性数据发呆。 组长扔来一包芙蓉王,"把这些标成阴性,天亮前必须上传。" 他颤抖的手在系统中勾选"结果异常"时,发现这个选项早已被技术锁定,实验室开发的智能审核系统,会自动将CT值≥35的样本判定为阴性。 这种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技术性造假,成了张核子帝国的核心"竞争力"。 在深圳总部的数据中台,CT值分布曲线呈现诡异的三峰结构。 技术总监曾试图向张核子展示异常,却被反问"你知道全国每天多少人在等绿码上班吗?" 这个曾经的DNA鉴定专家,将基因测序的精准性转化为核酸检测的模糊艺术,在郑州某封控小区创造过"万管全阴"的"抗疫奇迹"。 2023年春天的上海进博会上,张核子穿着定制西装,在"核子优选"展台推销日本酵素。 这个试图转型健康产业的展位对面,昔日合作伙伴正举着"还我血汗钱"的标语。 三个月前,合肥某加盟商发现,总部承诺的政府结算款实为"应收账款证券化"产品,自己花32万买的竟是一纸债劵。 他的商业触角开始病态增生,在苏州买下带停机坪的别墅,在莆田起诉四个卫健局追讨检测费,在直播间叫卖"降糖大米",甚至将核酸检测机器人改造成按摩仪。 这些荒诞的转型尝试,像极了癌细胞在宿主体内的无序增殖。 2024年双十一,核子优选直播间创造了连续48小时零成交的纪录。 当主播拿出"买胶原蛋白送核酸检测券"的促销方案时,弹幕刷满"假货之王"。 张核子不知道,在拼多多上,核子基因的二手检测设备正以废铁价格流通,某县医院花200万采购的方舱实验室,正在废品站等待拆解。 此时的财务报表显示,这个曾半年狂揽4.5亿的帝国,应收账款高达23亿,其中莆田五个区的欠款不过沧海一粟。 当法警在深圳湾一号查封公司账户时,会计系统里仍循环播放着张核子的励志演讲"我们要做医疗界的拼多多!" 2025年清明,张核子跪在湖北老家的祖坟前。 风衣口袋里的限高令随风飘落,盖住了墓碑上"悬壶济世"的祖训。 山脚下,那座耗资千万的"核子健康小镇"工地,此刻只剩下野狗在钢筋水泥间逡巡。 他摸出手机想拍段孝子视频,却发现家族微信群早已将他拉黑。 三个月后,莆田法院的封条爬上核子基因总部大楼。 那个曾在疫情简报会上豪言"检测量等于安全感"的商人,此刻正缩在高铁二等座角落,用VPN查看海外账户。 昨夜,他寄予厚望的柬埔寨检测分公司,刚被当地卫生部列入黑名单。 在东莞某电子厂,曾经贴着"核子基因战略合作单位"标语的核酸检测亭,如今堆满滞销的蓝牙耳机。 工人们用砂纸磨去亭身的LOGO时,金属粉末在阳光下形成诡异的虹彩。 这些含有锌、镍的尘埃,正悄然侵入他们的呼吸道就像核酸检测暴利时代的遗产,早已嵌入国民经济的肺泡。 张核子的故事终将写入商学院的失败案例库,与三鹿、长春长生并列。 但比企业陨落更值得警惕的,是那些依旧游荡在医疗领域的资本幽灵,当某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会有西装革履的掮客带着PPT赶来,口中念着"精准防控""智慧医疗"的新咒语。 这个用CT值做生意的商人不会明白,真正的医疗科技应该沉淀在实验室的培养皿里,而不是漂浮在财务报表的泡沫中。 核酸检测帝国的崩塌,恰似一剂苦口良药,让我们在阵痛中重建医疗公信力的免疫系统。 主要信源:(鲁中晨报——“核酸大王”张核子因20万被限消!核子基因已注销公司超20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