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际社会再不采取行动,外蒙古可能真的会陷入危险境地,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中间,地广人稀,矿物丰富,日子为啥过得紧巴巴? 为什么一个坐拥丰富矿产的国家,老百姓的日子却越过越紧? 蒙古国正上演着现代版“捧着金碗要饭”的戏剧性场景,夹在中俄两大经济体之间,这个人口少的资源大国竟然还有外债。 蒙古国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总在做奇怪的选择,明明家门口就有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和能源买家,却非要隔着半个地球向西方伸手,饭店就在楼下,偏要等跨国外卖,结果饭没等到先饿晕了。 看看中欧班列呼啸而过的集装箱,再看看蒙古国积压的煤炭堆场,这种对比让人心疼。 资源换基建的哈萨克斯坦模式就摆在眼前,乌兰巴托的政治精英们却还在为“第三邻国”策略争论不休。 离得最近的毡房最暖和,蒙古国现在最需要的不是西方政要的合影,而是实实在在的跨境电网和铁路。 当俄罗斯的“东方联盟”铁路项目因资金短缺搁置,当中国投资的铜矿因审批拖延减产,受损的从来不只是外国投资者。 普通牧民发现羊绒卖不出好价钱,主妇们看着超市物价天天涨,这些才是真实的危机信号。 地缘优势就像草原上的春风,抓不住就转瞬即逝,历史给蒙古国的机遇窗口不会永远敞开,留给乌兰巴托决策者的时间还有多少? 您觉得小国在大国投资面前该如何保持平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