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叶挺的独立团有多厉害?    叶挺,1896年生于广东惠阳一个普通客家农户家庭。

叶挺的独立团有多厉害?    叶挺,1896年生于广东惠阳一个普通客家农户家庭。小时候家里穷,但他聪明又倔强,早早立下救国志向。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考进广东陆军小学,开始学军事。后来辗转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又进保定军校第六期步兵科,军事理论和实战技能在那几年打下了扎实基础。1919年毕业后,他加入孙中山的粤军,参与讨伐军阀,崭露头角。1922年,陈炯明叛变,叶挺带兵拼死护卫孙中山夫妇撤离广州,靠着沉着指挥打退叛军,赢得信任。1924年,他加入共产党,从此把人生和革命绑在一起。1925年,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打造出一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队伍。 叶挺独立团1925年11月在广东肇庆成立,最初只有2100人。武器烂得不行:就两挺重机枪,其他全是落后的粤造七九步枪,射程短、准头差。但这支部队的牛处不靠装备,而是人。核心是共产主义信仰坚定的党员和青年团员,士兵多是广东、广西、湖南的年轻农民,没被旧军队的坏风气污染,个个有冲劲,愿意为革命拼命。这就是独立团的底气。   1926年5月,北伐开打,独立团当先锋,直接对上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精锐部队。首战在湖南攸县,敌军有六个团,占着地利,火力猛。叶挺带队分成两路,一路佯攻吸引火力,一路绕侧翼突袭,两小时不到就拿下攸县,打了个开门红。 紧接着是平江战役,敌军工事扎实,重机枪架在城墙上。叶挺搞夜袭,带队摸黑靠近,炸开城墙缺口,冲进去打巷战,一夜拿下平江。 最硬仗是汀泗桥和贺胜桥,通武昌的咽喉,吴佩孚亲自坐镇。汀泗桥前河水急,敌军机枪扫得像下雨,叶挺让部队涉水迂回,硬是扛着子弹登岸,侧击得手,夺下桥。贺胜桥更惨烈,敌军死守,桥面窄得要命,第一次冲锋被打回来,死伤不少。叶挺不慌,改用小队渗透,夜里炸掉敌机枪点,天亮总攻,士兵踩着同伴尸体冲上去,拼刺刀拿下桥。 最后是武昌,城墙高、防御强,叶挺指挥强攻,士兵爬梯子往上冲,被石头砸下来也不退,第一波登城后拼刺刀打巷战,硬生生拿下。这几仗打下来,两湖百姓都傻眼,独立团被叫成“铁军”,第四军名声响遍全国。   独立团牛的不光是战绩,还有纪律和信仰。叶挺带头冲锋,士兵上下拧成一股绳,装备差照样打胜仗。别的部队可能有贪生怕死的,他们没有,个个视死如归。这种精神,加上叶挺的指挥,愣是把劣势扭成奇迹。数据上,他们从攸县到武昌,几个月连打硬仗,歼敌数万,自己伤亡也不少,但从没崩过盘。这不只是军事胜利,更是意志的碾压。 北伐后,国共分裂,独立团的路不好走了。1927年,叶挺指挥南昌起义,占了南昌又被迫撤退。年底广州起义又失败,他只能流亡苏联和欧洲。抗战爆发,他回国当新四军军长,在华中打日军,战功不少。1941年皖南事变,他被国民党围攻俘虏,关了五年,硬气不屈。1946年获释,准备去延安,结果飞机失事去世,才50岁。他走了,但独立团的传奇没散,后人一直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