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第一赘婿左宗棠,与妻子结婚多年,连生3女,就是无子。妻子劝他纳妾,他死活不同意。这时,丈母娘亲自出马,左宗棠一秒乖巧。 左宗棠1812年出生在湖南湘阴,家里穷得叮当响,爹是教书匠,娘操持家务。他从小就聪明,14岁童子试拿第一,19岁进长沙城南书院,跟胡林翼这些大牛当同学,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立志干大事。1832年,20岁那年,他乡试中举,踌躇满志。可之后三次会试都落榜,仕途没戏,他就埋头研究兵法、地理、农业,攒了一肚子实用学问。 同年,他入赘湘潭周家,娶了周诒端。周家有钱有势,周诒端又知书达理,俩人挺般配。她1812年出生,跟左宗棠同龄,读过经史,会写诗,性格温柔大气,对左宗棠支持到底。左宗棠赴京考试缺钱,她拿出100两陪嫁银子救急;他考试失利,她写诗安慰,陪他熬过低谷。夫妻俩感情好得没话说。 婚后几年,周诒端生了三个女儿,可愣是没儿子。那时候讲究“无后为大”,没儿子等于不孝,社会压力不是一般大。周诒端心里过不去这坎,觉得自己没给左家延续香火,挺愧疚。左宗棠倒不急,他觉得老婆比啥都重要,压根没想纳妾的事。可周诒端不这么想,她觉得丈夫这么优秀,不能因为自己断后,主动劝他纳妾。 左宗棠一听就摇头。他不是那种见色忘义的人,跟周诒端感情深,觉得纳妾伤她心,死活不同意。俩人就这么僵着,一个劝,一个拒,日子照过,但这事始终是个疙瘩。 周诒端没办法,只好搬救兵——她娘。周母亲自上门,跟左宗棠摊牌,说女儿为你操劳半辈子,没儿子她自责,你得为左家想想,还说已经挑了个好姑娘,绝不影响你们夫妻感情。左宗棠这倔老头,平时天王老子都不怕,可丈母娘一开口,他居然没顶嘴,默默点了头。 为啥一秒变乖?一来丈母娘有恩,他是赘婿,周家帮过他不少;二来他也明白,家族责任不是小事,扛不住时代观念的压迫。结果,周诒端的侍女张氏被纳为妾。张氏年轻能生,入门后生了长子左孝宽,后来又添了俩儿子一个闺女,左家总算热闹起来。1846年,周诒端也生了个小儿子左孝威,家里彻底圆满了。 周诒端不是小心眼的人,对张氏挺好,把她生的孩子当自己的一样疼。左宗棠呢,仕途也在这时候起飞。1850年代,太平天国闹起来,他给湖南巡抚骆秉章当幕僚,出谋划策,崭露头角。1861年当浙江巡抚,带湘军打太平军;1866年做陕甘总督,平回乱,办实业;1875年督办新疆军务,收复大片疆土,功劳簿上写满一页页。1881年,他官至两江总督,入军机处,封二等恪靖侯,牛得不行。 周诒端一直在后方支持他。她爱画画写诗,1870年病逝前还画了《渔村夕照图》,绣在枕套上送给左宗棠。他带着这枕头行军,睹物思人,感慨万千。1885年,左宗棠在福州去世,享年73岁,清廷追赠太傅,谥文襄,灵柩葬回长沙。 左宗棠跟周诒端的婚姻,真不是一般的传奇。俩人患难与共,感情铁打,可面对“无后为大”的观念,也不得不妥协。丈母娘一出马,他从死活不干到点头答应,既是孝道,也是现实。纳妾这事,延续了左家香火,也没破坏夫妻感情,周诒端的大度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