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37年的一个凌晨,重庆的巡逻士兵忽然发现城外来了一群赶牛的人,这群士兵心里不

1937年的一个凌晨,重庆的巡逻士兵忽然发现城外来了一群赶牛的人,这群士兵心里不禁嘀咕到:这是什么人。

1936年,日军空袭南京的前夕,地处南京的中华民国最高学府中央大学正如往常一般校园内鸟语花香,教学大楼内师生关系友好,一片祥和的环境下,可殊不知,南京即将成为可怖的人间炼狱。

轰炸来临的极为突然,顷刻间,南京城内起阵阵沙土,日军战机投下的弹药轰隆声不绝于耳,遍布南京城内,城中百姓仿佛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窜,他们飞也似的逃命,却不知逃到哪里才是安全的。

中央大学那看似坚固的围墙也被弹药炸的四分五裂,教职员以及学生在校园内只能无助的瑟瑟发抖。

国民政府教育部为挽救最高学府立即批准中央大学内师生携带教育资源及校内农学院驯养的动物西迁至重庆。

枪弹无眼,没有足够的时间供中央大学内的师生们收集好资源材料,农学院的负责人王酉亭慌忙组织学院的学生们分配好动物后,在浓烟滚滚下,他们踏上了西迁的路途。

西迁路程坎坷,中央大学的罗校长为防止路程中突发意外,被日军一网打尽,分成好几批沿着不同的路线赶往重庆。

西迁走的匆忙,看着不多的食物,罗校长只得叹口气,拍了拍王酉亭,遗憾的对他说孩子们的食物尚且不够,更别说这些牲畜们了,到万不得已的时刻,只能靠这些牲畜救命了。

王酉亭深知校长的无奈,看着一个个被炮火摧残的无精打采的学生们,他也心疼极了,纵使心中万般不舍这些他一手养大的小动物们,面对大局他也只能选择理解罗校长。

王酉亭带着农学院的一批师生沿长江一路逆行,计划着沿水路赶往重庆,这样或许还能以最快的速度和中央大学的师生会合。

纵使王酉亭一行人一路上行事谨慎,常常在芦苇丛中赶路,可他们的目标实在太大了。

几乎每一个人身旁都有几只动物,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样的队伍难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别说日本人了。

秋末的天气十分恶劣,瓢泼大雨时不时就倾盆而下,一些染病受寒忍受饥饿的动物也一一倒下,王酉亭和学生们看着由自己一手带大的动物合上双眼的那一刻,心中悲愤不已,如果不是日寇侵犯,中央大学的师生又怎会面临如此局面。

王酉亭心中愤恨,可看着眼前这群不到自己一半年龄本该在校内勤奋读书的孩子们因为战争整日风餐露宿。

王酉亭狠下心问孩子们要不要吃了一些还健康的动物果腹,学生们看着所剩无几的动物,坚定的回绝了王酉亭,并坚信老师一定能带他们走到安全地区。

一连走了几个月,王酉亭一行人来到了宜昌,中央大学的资助人之一卢作孚居住在这里。

王酉亭经过打听找到了卢作孚,希望卢作孚可以帮助中央大学的师生以及他们一路带着的教学资料和一些蓄养的动物引渡到重庆。

卢作孚一开始是拒绝的,如果答应了王酉亭的请求,万一被日军半路截胡,自己必然也就站到了日军的对立面,在这个战乱的年代,无疑是给自己造了个必死的局。

可耐不住王酉亭和他的学生们一次又一次的上门,他们不停的向卢作孚解释教学资源对中国的重要性,终于,卢作孚被他们所感动,认识到了中国此时更需要有才学的人才,答应帮助师生们抵达重庆。

卢作孚以最快的速度准备了几艘渡轮,在夜幕下,王酉亭等人和动物们被悄悄的护送上了轮船。

好在一路风平浪静,没有碰到日军,他们在重庆边界下了船,边界线上的日军们明显是猜到了会有人从水路来到重庆,王酉亭等人看到了重兵把守的边界,犯起了难,可离目的地只剩一步之遥,他们不能放弃。

一个学生想到了办法,重庆并不是个富裕的城市,周围很多乡村,他们可以装扮成农民,假装一天的农忙结束后,赶着动物回家的样子。

随后,王酉亭等人在太阳落山后,一个个弓腰驼背的,围着一群动物缓缓向前,慢慢来到了为首的巡逻军面前,巡逻军在不远处看到了几个赶着牛的农民,可他并没有发现,其实围着的并不只有牛,牛的中间还围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只是巡逻军没有仔细看。

虽然这个时间放牧结束得有些早,不过见惯了重庆放牧返家的农民,所以当“农民”走到自己面前时,为首的巡逻军也只是例行公务地询问了几句,王酉亭强装镇定的回答他只是一连几日工作有些累了。

今天想放松放松,和兄弟们回家喝酒罢了,巡逻军看他不慌不忙所以并没有发现什么端倪,就这样,王酉亭一行人在重庆成功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