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百亿军费,全都打了水漂?印度想“超越中国”,为何这么难? 印度这几年军费涨得猛,2025年国防预算飙到787亿美元,比去年多掏了快10%的钱。可这钱花出去就像往无底洞扔石头,连个响都听不着。为啥印度砸了这么多钱还赶不上中国? 先说钱怎么花的。印度军费里头养老金就占了快四分之一,比买新武器的钱还多。去年光给退休军人发钱就花了160多亿美元,买装备的钱才加了8亿美元。西部边境那些大兵用的火炮还是80年代的老古董,T-90坦克升级计划因为缺钱拖了五年。 再说买东西的门道。印度搞军购就跟逛菜市场似的,俄罗斯坦克、法国飞机、以色列导弹啥都买,结果买回来发现零件不配套。突击步枪招标搞了十年七回,中标的厂家最后都赔不起跑了。买潜艇更离谱,外国厂家被印度苛刻的技术转让条件吓跑,最后只剩德国一家接盘。这么折腾下来,同样装备比国际市场贵四成,钱没少花,东西还不顶用。 最要命的是自家工厂不争气。印度喊着要"印度制造",可75%的装备采购预算给了国内,结果私营企业只能分到四分之一。研发了37年的阿琼坦克,造价比进口货贵三倍,部队勉强买了118辆就再也不肯要了。造船厂造法国设计的潜艇,工期拖了两倍半,成本翻了一番。 反观中国这边,从螺丝钉到卫星全是自家造的。福建舰用上了电磁弹射,六代机都试飞成功了,西部战区的高原部队吃着热饭住着保温方舱。印度士兵在克什米尔冻得直哆嗦的时候,解放军机械狗正驮着弹药翻山越岭。 印度现在边境上天天提心吊胆,北边要防解放军,西边得盯着巴基斯坦,海军还得防着中国潜艇逛印度洋。军费涨得再凶,钱都填了养老金窟窿和天价采购,自家工厂机器生锈产能闲置。